扶苏外传
扶苏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扶苏外传 > 第74章 蝗灾食人(二世二年三月己未)

第74章 蝗灾食人(二世二年三月己未)

加入书架
书名:
扶苏外传
作者:
逝风如梦
本章字数:
4160
更新时间:
2025-06-01

二世二年三月己未,申时三刻的三水县空巷无人。遮天蔽日的蝗群掠过城墙,翅声如万马奔腾,将春日阳光绞成碎金,洒在啃食槐树皮的饥民身上。子婴的车架碾过街角,车轮碾碎的蝗虫在青砖上留下暗红汁液,与郑妃妆匣里的芷草香混在一起,竟透出些许腥甜——那是楚地巫祝记载中"蝗灾"的前兆。

"公子,县丞府的存粮只剩三日。"黑冰台暗卫的甲胄上落满蝗尸,腰间"民"字铃被虫翅刮出细响,"饥民中有人传,啃食蝗灾死者可获仙人护佑,己有数十人...七窍流血而亡。"子婴的合璧玉璜突然冰凉,璜身龙凤纹间浮现出素心手札里的血字:"替死铃碎,蝗群索魂"——正是赵高余党用巫祝术将替死魂魄注入蝗群,制造"食人蝗"的铁证。

真胡亥的王车停在龟裂的井田旁,车辕上缠绕的芷草己被蝗虫啃秃,露出底下刻着的秦隶"赈"字。他盯着远处蠕动的蝗墙,右耳后的疤痕在虫群阴影中泛着微光:"按郑妃娘娘《民本训》残卷所载,楚地治蝗当用'火攻法',秦地治蝗需'渠水冲刷'。"他抬手示意,秦军士卒推出的青铜巨釜里,煮沸的芷草水腾起白烟,竟让逼近的蝗群出现短暂停滞。

"陛下!"李斯的朝笏指向东北方,那里的蝗群突然聚成双蛇交尾形状,"徐市余党在废井设坛,用饥民鲜血绘制楚地蝗神图腾!"子婴的玉璜应声飞起,璜身映出井下场景:七具蛇形骨殖摆成北斗阵,每具口中都咬着片替死铃残片,骨殖周围跪着的饥民,衣领袖口绣着与赵高令符相同的暗纹。

"用活人魂魄饲蝗,亏他们想得出来。"真胡亥的声音冷如冰锥,他解下腰间的"民"字残璜,与子婴的合璧璜在空中相触,两道光芒交织成网,竟将蝗群凝成的双蛇图腾生生撕裂,"传朕令:凡捕蝗一斗,可换粟米半升;掘蝗卵者,免全家徭役。"他转头望向李斯,"再派人去椒房殿取郑妃娘娘的芷草种,播在蝗灾最烈之处。"

三水县衙的废墟里,老吏抱着最后一捆《民本训》残卷发抖,卷中"捕蝗充粮"的楚地古法被虫蛀得残缺不全。子婴接过残卷,看见郑妃的批注在蝗群逆光中显形:"蝗者,虫也;民者,天也。以天治虫,虫必退。"他突然想起密室里的九州水系图,三水县正是郑妃暗渠"太皞支渠"的末端。

"引渠水灌蝗卵!"子婴抓起残卷指向干涸的河床,"当年娘娘在楚地治水,曾用'水攻七阵'破蝗灾,暗渠的活水...就在县衙地基下!"随侍的楚人匠人突然跪地,用楚语念起郑妃教过的开渠咒——那不是巫术,而是测量水位的口诀。当第一股活水从砖缝涌出时,趴在地上啃土的饥民突然惊呼:"水是甜的!带着芷草香!"

蝗群在接触活水的瞬间炸开,成千上万的虫尸漂在渠中,竟形成了"民"字的雏形。真胡亥踏进水渠,任由活水漫过冕服下摆,右耳疤痕与渠底的玄鸟纹投影重合:"赵高余党以为用替死魂饲蝗,就能让百姓畏惧天命,"他捞起一只尚未死去的蝗虫,虫翅上的双蛇纹正在褪色,"却忘了郑妃娘娘早就说过,真正的天命,是让百姓知道,再可怕的天灾,也抵不过人聚一心。"

黄昏时分的临时粥棚前,秦人炊卒与楚人匠人正合力熬煮蝗米粥。子婴看着他们将郑妃的芷草种撒在粥锅西周,清香混着粟米的甜腻,竟让饥民眼中的恐惧渐渐退去。一个抱着芷草灯的楚地老妪突然指向夜空:"看!蝗群散了!"

漫天虫翅的阴影中,合璧玉璜的光芒正与千万盏芷草灯相连,形成一条横跨三水县的光带。光带所过之处,蝗虫纷纷落地,翅上的双蛇纹彻底消失,露出底下天然的禾苗纹路——那是郑妃当年在椒房殿亲自绘制的图腾,寓意"虫灾过后,便是丰年"。

"公子,"老吏捧着修复的《民本训》残卷,上面郑妃的血指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娘娘在楚地时,曾教百姓用蝗尸肥田,说'虫食人一时,人用虫一世'。"子婴接过残卷,看见里面夹着片风干的芷草叶,正是素心手札里提到的"民魂之钥"。

亥初刻的梆子声里,蝗群终于退去。真胡亥站在县衙废墟上,看着饥民们用蝗虫尸体堆砌的"丰"字图腾,突然笑了。那笑容不再有替身术留下的暴戾,而是带着始皇帝的刚毅与郑妃的温厚:"赵高余党输了,"他轻声道,"他们以为人心能被虫群吞噬,却不知道,当百姓开始用楚地的芷草驱蝗、用秦地的渠水灌溉,就己经握住了最强大的天命。"

子婴望向东方,那里的天空己泛起鱼肚白,渠水中的蝗尸正随着水流漂向远方,渐渐消失在黎明的微光中。他知道,这场蝗灾食人之乱,终将成为大秦史册上的一页,但郑妃留下的治世之道,却会像暗渠里的活水般,永远流淌在秦楚百姓的土地上——不是靠神器镇压,不是靠巫术驱避,而是靠万千百姓手挽手、心连心,在天灾人祸中硬生生踏出一条生路。

县衙外,几个孩童正在收集残留的芷草种,他们的衣摆上,秦地的玄鸟纹与楚地的凤鸟纹被母亲们绣在了一起,形成新的图腾。子婴摸着腰间的合璧玉璜,终于明白郑妃血书里的真意:所谓楚系真相、秦之天命,从来都不在青铜鼎的铭文里,而在每一个愿意相信"人定胜天"的百姓眼中,在每一双共同举起锄头、开凿水渠的手掌间。

蝗灾过后的第一个黎明,三水县的土地上,芷草的嫩芽正从虫尸覆盖的土壤里钻出。子婴知道,这才是最强大的抗灾之术——不是仙真显影,不是替身现形,而是民心所聚,便能让荒芜的土地重新萌发希望,让吞噬人的蝗群,最终成为滋养万物的养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