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外传
扶苏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扶苏外传 > 第57章 兵临咸阳(二世二年二月癸酉)

第57章 兵临咸阳(二世二年二月癸酉)

加入书架
书名:
扶苏外传
作者:
逝风如梦
本章字数:
2786
更新时间:
2025-06-01

二世二年二月癸酉日,戏水河畔,阴云低垂,寒风裹挟着沙尘扑面而来,将天地间染成一片昏黄。章邯率领的骊山军如黑色的洪流,突然回师至此,在河畔列阵,厚重的铠甲与锋利的兵器在黯淡的天光下泛着冷芒,严阵以待。而对岸,陈胜的起义军虽手持简陋的锄头、棍棒,却士气高昂,密密麻麻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尽头,怒吼声与战鼓声交织,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

章邯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冷峻地望着对岸。他心中清楚,自己的真实目标并非平叛。咸阳城中,赵高把持朝政,而他手中护送的《商君书》孤本以及十二金人残片,才是改变局势的关键。那些十二金人残片,曾被熔铸进长城,承载着大秦律法的兴衰荣辱,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密匣之中,随着战鼓的震动微微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

“将军,起义军来势汹汹,是否立刻出击?”副将在一旁问道。章邯沉默片刻,微微摇头:“按兵不动,且看局势变化。”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

很快,起义军开始渡河进攻。当起义军的锄头撞上秦军的甲胄,金属碰撞声与喊杀声顿时响彻云霄。战场上,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戏水河水。章邯的副将瞅准时机,悄悄打开密匣,露出里面的十二金人残片。残片在战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引得周围士兵纷纷侧目。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尘土飞扬处,扶苏的援军如潮水般涌来。前锋正是韩信率领的「新楚伍」,这支军队由楚人、秦卒、匈奴降兵混编而成,堪称一支奇特的劲旅。韩信手持吴钩,寒光闪闪;头上戴着秦式头盔,盔顶却插着楚地的野鸡毛,既彰显着秦的威严,又保留着楚的特色,正如他本人一般,融合了秦楚之长。

韩信勒住马缰,目光如鹰隼般扫视战场。当他看见章邯军中有士兵佩戴「獬豸」徽记——赵高的标志时,心中顿时有了计较。他转头对左右下令:“放慢进军速度,让章邯与陈胜先消耗赵高的势力。”他的声音沉稳冷静,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一名将领面露疑惑:“将军,此时不趁势出击,恐失良机!”韩信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章邯与陈胜相争,赵高必然坐不住。待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再出手,既能削弱赵高势力,又能以最小的代价掌控局势。此乃‘胯下之谋’在军阵中的运用,暂避锋芒,方能一击制胜。”

随着韩信的命令下达,「新楚伍」缓缓放慢了进军的脚步。战场上,章邯的骊山军与陈胜的起义军仍在激烈厮杀,双方伤亡惨重。而韩信的军队则如同一头潜伏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最佳时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戏水河畔的厮杀声渐渐减弱。章邯的军队虽然训练有素,但面对人数众多的起义军,也己疲惫不堪;陈胜的起义军更是死伤大半,士气大减。就在这时,韩信一声令下:“全军出击!”

「新楚伍」如离弦之箭,向着战场冲去。韩信手持吴钩,一马当先,带领着士兵们奋勇杀敌。他灵活地指挥着军队,时而穿插分割,时而包围突袭,将“胯下之谋”发挥得淋漓尽致。战场上局势瞬间逆转,原本胶着的战斗,因为韩信军队的加入而变得一边倒。

这场战斗,不仅改变了戏水河畔的局势,也让韩信的名字开始崭露头角。他巧妙地利用各方矛盾,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将“胯下之谋”用在军阵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即将与“暗度陈仓”“背水一战”一起,写入大秦新的史书,成为后人传颂的传奇。而咸阳城外的这场交锋,也将成为大秦帝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