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外传
扶苏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扶苏外传 > 第24章 连星试射(二世元年十月壬辰)

第24章 连星试射(二世元年十月壬辰)

加入书架
书名:
扶苏外传
作者:
逝风如梦
本章字数:
2698
更新时间:
2025-05-31

河套平原的十月,寒风如同无形的刀刃,呼啸着掠过广袤的大地。校场上,牛皮靶标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发出“噼啪”的撕裂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试射预热。枯黄的野草在风中伏倒,又倔强地昂起头,与这苍茫的天地一同见证这场重要的测试。

扶苏、蒙恬与一众将领、墨家工匠早己在校场等候。腹?身着粗布短衣,却难掩眼中的兴奋与专注,他缓步走到连星弩前,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双手轻轻抚摸着弩身,像是在安抚一匹即将驰骋的战马。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随着一声令下,腹?深吸一口气,稳稳扣动连星弩的扳机。“嗖!嗖!嗖!”三支弩箭几乎同时离弦,如流星贯日般划破长空,尖锐的破空声刺痛众人耳膜。眨眼间,弩箭便抵达百步外的靶标,竟将三层厚重的狼皮盾钉成“品”字形。狼皮盾剧烈震颤,木屑纷飞,最后在巨大的冲击力下轰然倒地。

围观的匈奴降卒们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不由自主地发出低低的惊呼。在他们的认知里,匈奴单于的“万箭齐发”己是威力无穷,却从未见过如此密集且极具穿透力的箭雨。一名匈奴降卒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声音中充满了震撼与敬畏。

蒙恬却没有被这震撼的场景冲昏头脑,他快步上前,捡起试射后变形的弩臂部件,眉头紧锁:“但弩臂承受力不足,若遇阴山暴雪,恐怕会冻裂。”他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兴奋的心头。确实,在河套平原这样相对温和的环境下,连星弩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但九原边境气候恶劣,阴山地区冬季暴雪频发,若弩臂无法承受低温,再强大的武器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腹?似乎早有准备,他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竹简上画着熔炉与青铜溶液的图谱,密密麻麻的标注显示出墨家工匠们严谨的研究过程。“吾等在长城基石中发现十二金人残片,”他指着图谱解释道,“其合金配比可增强弩臂韧性。始皇帝当年铸金人,用的是六国宗庙重器,其中楚鼎的锡铅比例最适合锻造。”他的声音低沉却充满自信,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扶苏的手指轻轻划过靶标上的箭孔,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他想起母亲的楚式玉璜,那温润的玉石曾与十二金人一同藏于少府监。楚地的瑰宝、六国的重器、墨家的智慧,此刻仿佛都在这小小的连星弩上交织,预示着新的可能。

远处,陈胜正带着戍卒们搬运胡麦种子,他们的号衣在风中飘扬。号衣上,“秦”字徽记旁新绣的狼首纹格外醒目——这是九原新军的独特标识,象征着秦人与匈奴等民族的融合。戍卒们一边搬运,一边高声呼喊着号子,整齐的声音在校场上回荡,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公子,”腹?打断了扶苏的思绪,“若能将楚鼎的锻造工艺融入,再结合十二金人的合金配方,连星弩不仅能抵御严寒,威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扶苏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全力去做,九原的安宁,大秦的边境,都需要这样的利器。”他望向远方,那里是匈奴的方向,也是未知的挑战。但他坚信,有了改良后的连星弩,有了团结一心的九原军民,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校场上,寒风依旧呼啸,但众人心中的热情却愈发高涨。墨家工匠们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改良方案;将领们开始谋划如何将连星弩更好地应用于实战;而那些匈奴降卒,眼中对连星弩的敬畏,正渐渐转化为对九原新军的信任与向往。一场关于军事技术与民族融合的变革,正在这河套平原的校场上悄然酝酿,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延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