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巷的岁月
江南水巷的岁月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江南水巷的岁月 > 第29章 非典型红颜与三等奖论文(2)

第29章 非典型红颜与三等奖论文(2)

加入书架
书名:
江南水巷的岁月
作者:
泉涧冲山人一枚
本章字数:
2462
更新时间:
2025-06-04

他放下刘春的信,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回复:“别慌。具体卡在哪儿了?极限?导数?还是积分?把题目拍给我看看。” 刚按下发送键,宿舍门就被“哐当”一声推开。

“老何!何大侠!”人还没进来,带着浓重胶东口音的大嗓门先到了。李锐,何叙白的老乡兼同班,一个身高体壮、却对数字符号深恶痛绝的猛男,此刻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搓着手凑过来,“江湖救急!下午那个高等数学课,老张头讲的啥‘夹逼准则’,我听得两眼一抹黑啊!啥玩意儿又夹又逼的?你笔记借我抄抄呗?”他身后还跟着另外两个愁眉苦脸的老乡,显然同病相怜。

何叙白看着李锐那副“视死如归”的表情,又想起唐悦那条夸张的求救短信,忍不住笑出声来。他指了指桌上刘春的信和刚亮起手机屏上唐悦的回复:“得,我今天算是掉进数学的包围圈了。一边是‘灭绝师太’,一边是‘夹逼’猛男,看来我命里注定跟微积分过不去。”他抽出自己记得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高数笔记本,拍在李锐怀里,“拿去看,重点我标红了。晚上自习室,统一给你们开小灶,包教包会,学不会不收钱!”

李锐如获至宝,捧着笔记本夸张地作了个揖:“谢何大侠救命之恩!晚饭我请,小炒肉管够!”几个人嘻嘻哈哈地退了出去。

宿舍里重新安静下来。窗外的雨势小了些,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玻璃。何叙白的目光重新落回刘春的信上,那个关于通信中断的难题,像一颗种子,悄然落进了他思维的土壤。他拉开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份通知——学院年度军事学术论文竞赛启事。截止日期,两个月后。

日子在军校精确到分钟的刻度上飞速滑过。清晨六点的起床号划破薄雾,冰冷的空气激得人一哆嗦;早操队列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训练场;课堂上,教员的声音混合着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自习室里灯火通明,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摩擦纸张的细碎声响。

何叙白感觉自己像被上了发条的陀螺,高速旋转在教室、训练场、图书馆、宿舍西点之间。他的时间被切割成一块块碎片,每一块都承载着不同的重量。论文的选题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刘春信中那个“痛点”,成了他思考的核心。他泡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军事期刊和通信技术专著里,试图寻找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无线自组网(Ad Hoc)、软件定义无线电(SDR)、认知无线电……一个个陌生的技术名词被他反复咀嚼、理解、筛选。

图书馆高大的穹顶下,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架散发着旧纸特有的、略带霉味的书香。何叙白坐在靠窗的角落,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英文原版期刊和国内最新的军事通信研究报告。他眉头紧锁,指尖划过一行行密集的铅字,偶尔停下来,在摊开的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字迹因用力而显得有些潦草。窗外己是暮色西合,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勾勒着他专注而略带疲惫的侧脸。笔记本上,围绕“复杂战场环境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提升”这个核心命题,枝蔓般延伸出许多分支:现有手段分析、瓶颈问题(刘春案例赫然在列)、新技术潜力评估、可行性路径……旁边空白处,打满了问号,也零星点缀着一些尚显稚嫩的设想火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