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才顾良己经从草棚里了解了一些。
于是便将这些告诉了自家郎君。
顾长亭听完褐色麻衣的青年郎君的介绍之后,便选了西个半碗菜肴,其中有半碗溪鱼菽豆腐青蔬,半碗酱烧豚肉菽豆菘菜,半碗脍豚肉丸子,及半只酒糟稚鸡,及一壶老酒,但是必须要热上一热。
第一份要的溪鱼菽豆腐青蔬炖菜很快上来,因为之前就是在灶上锅里做着的,所以第一个菜肴半碗便很快上来了,放到竹亭的矮桌上后。
顾长亭便闻到一股好闻的鱼香味。
他自幼便生活在江南苏州府。
而且江南产鱼居多。
自然他也是经常吃,而且也是极喜欢食鱼的。
但是在家中时,阿母李氏或者灶房里的仆妇胡妈妈,都是将溪鱼蒸了食或者是做成鱼脍之后,沾着盐及黍醋吃,却极少看到有把溪鱼用来烧做或者炖煮来食的。
因为阿母李氏,及灶房里的胡妈妈说,如果这样做了之后,溪鱼的味道会很腥,而且难以下咽。
但是今日上的炖溪鱼,闻着似乎味道很香。
不知食了之后,入口味道又会如何。
顾长亭拿起顾良从骡车中给他拿来的木勺,舀起陶碗中的溪鱼汤,抿了一小口,尝了一下居然没有一丝腥味,而且很鲜,炖煮之前,溪鱼好象用热油两面煎过,而且炖煮的时候,汤中也加入了一种调味品,所以便显得鱼汤咸鲜香浓,别有一番风味。
而且汤中,还加入了一些山葱山姜,山花椒及一点山茱萸。
想必也是加入了一点黍酒的。
听说黍酒加入之后,也是可以去一些腥味的。
这些顾长亭也是知道的。
因为在江南家中的阿母李氏,及灶房里的胡妈妈,在蒸鱼的时候,也是将一些他们南方的黄酒,及花雕酒,抹到鱼身上,然后再抹上一些盐,放上一两片,山姜片,山葱片之后,才开始上屉蒸的。
这样蒸出来的溪鱼,味道才不会腥。
但是炖煮溪鱼的时候,加入山花椒,和山茱萸这两种东西,也可以去腥。
顾长亭也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知道。
所以今日也算是长了见识。
但是那个用来炖煮溪鱼的时候,加入汤中的那个可以去腥增鲜,加香的调料,究竟是什么,他始终不得其解,也弄不明白。
只是知道用了此物之后。
溪鱼也变得鲜美咸香,再也没有,也尝不到那种之前的腥味了。
之后的酱汁脍烧豚肉,及菽豆菘菜这个菜肴中,似乎也加入了一些此种调料,才以改变了豚肉原有的腥味,从而使得本来腥味大的豚肉做出来之后,味道变得又香又糯,不但食了之后让人不再感觉豚肉太腻,反而会感到此时的豚肉不但软糯可口,而且味道十分好食。
想必这也是人家自己研制出来的一种独门秘方,所以,也让这些本来就有一些腥味的溪鱼及豚肉,做出来之后却是味道变得非常鲜美而且十分好食了。
看来这一家农家人,也是不简单的。
只是她们家明明有这么好的烹饪手艺,为什么却窝在这个小地方,而不是去县府里开一个食肆的营生。
这也是顾长亭心里面所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