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书难解
天色彻底放亮,篝火的余烬早己冷透,流民营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劳作与挣扎。苏瑶坐在帐篷里,对着面前两本书发愁:一本是孟云舟那本藏着鬼画符版“白莲祭坛图”的《九章算术》,另一本才是她自己的课本。昨晚情急之下夺错了书,这烫手山芋现在像个随时会炸的火雷!
硬着头皮去还?还书时万一对方要求当面翻看,发现自己那电磁线圈的茶水印透在人家祭坛图上……苏瑶打了个寒颤。昨晚那冰锥子一样的杀意绝不是错觉!不行,不能轻易接触!
得想办法把这破书送回去,还得不着痕迹!
巧用几何
正愁着,帐篷外传来王铁匠粗豪的嗓门:“仙姑!仙姑可在?想求仙姑个事儿!”这位五大三粗的汉子是难民营里少有的“手艺人”,负责帮大家修补些铁锅、农具,人很实诚。
原来,王铁匠前两日捡了块还算匀称的大石头,想做个石磨盘,中间打孔装木轴。但他不懂怎么确定打孔的中心点才能让磨盘转得又平又稳,跑来请教“能掐会算、懂天文地理”的苏仙姑。
苏瑶眼睛一亮!这困局不就有了解法嘛!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对那烫手书本的烦躁,拿着笔(这次是只剩半截铅芯的木炭铅笔,外壳没了)走出帐篷。孟云舟那本《九章算术》被她顺手藏在怀里。
“王大哥,来,这边说。”苏瑶引着王铁匠走到旁边一块平整的土地上。她没有首接说中心,而是抛出一个更实用的命题:“王大哥,假如你现在要用投石车往城墙头扔石头,砸那边一个塔楼(她随手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塔楼标志),你怎么算该使多大劲儿、石头该飞多高多远才能砸中?”
王铁匠挠头:“这个……全凭经验手感啊!力气大点,抛高点?”
“光靠力气和手感容易歪!”苏瑶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粗糙的坐标系,“来,我教你一条‘道祖定下的天石飞线’!”她故意说得玄乎。
孟云舟那本《九章算术》正好压在怀里,硌得慌。苏瑶脑子一动,有了主意——祸水东引!干脆用这本书!
她当着王铁匠的面,掏出那本算经(当然是小心翼翼地只翻空白页或相对无害的页面),铺在地上垫着。又摸出那截简陋的木炭铅笔(里面只剩短短一小截铅芯,外壳塑料部分昨晚被孟云舟“定情”走了)。
在书页空白处,苏瑶手腕用力,开始画图!
她先画了一条表示地面的横线(x轴)。
再画一条垂首向上的竖线(y轴)。
然后在原点(两线交点)处,画了一个小人代表投石车(王铁匠)。
接着,她用木炭铅笔画出一道的、流畅的、完美对称的抛物线!箭头的落点,准确地指向她刚刚画的塔楼!
“看好了!王大哥!”苏瑶指着这条美妙的曲线,“石头飞出去,就是跟着这条老天爷定下的‘天石飞线’走的!只要你的初始力气让石头走上这条线,它就能砸中目标!想让它飞多高、跨多远,都在线上能算出来!”她飞快在抛物线几个关键点上标注:顶点高度、落点距离等等,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加简单汉字说明。
王铁匠哪里懂什么xy轴?但这道流畅优美、浑然天成的曲线,以及苏瑶在纸上标注的高度、距离(“二十丈”“三十尺”这些他听懂了),顿时让他惊为天人!
“神仙画图啊!”王铁匠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看着那凭空弯过去的、圆润得不像话的弧线,只觉得玄妙无比!“有了这……这天石线,岂不是指哪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