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年5月
地点: 印第安纳州巴特勒大学球馆、勇士队球探办公室
一、观赛席上的专注凝视
巴特勒大学与杨百翰大学的比赛正打得胶着,我坐在角落的观赛席,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那个身形修长的24号球员——保罗·乔治。他一个箭步从弱侧杀出,长臂如闪电般拍掉对手的传球,现场观众爆发出一阵惊呼。
身旁的球探老李翻着手中的报告,眉头紧皱:“场均14.6分、6.2篮板,三分命中率33.3%,数据不算亮眼。ESPN预测他是次轮秀,不少球队觉得他太瘦,对抗不行。”
我握紧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乔治的防守选位与无球跑动轨迹:“你看他的协防意识,总能提前预判传球路线。而且他的臂展达到2米11,移动速度在前锋里也是顶级,这种身体天赋只要稍加打磨...”我顿了顿,脑海中闪过未来他在赛场上封盖詹姆斯的画面,“绝对能成为攻防一体的巨星。”
老李狐疑地看了我一眼:“就因为这些?值得我们用首轮签冒险?”
二、办公室里的激烈争论
回到甲骨文球馆的球探办公室,科汉转动着鳄鱼皮打火机,火苗在乔治的资料上跳跃:“步行者的10号签,是用马盖蒂换来的重要筹码。如果选乔治,风险太大。董事会己经施压,要求选个即战力。”
“但乔治的潜力无可限量。”我调出对比数据,“他的防守效率在同届新秀里排前五,篮板率也高于平均水平。虽然现在进攻技术粗糙,但他的学习能力极强。”
另一位球探插嘴道:“可球迷等不了!上赛季我们西部垫底,再选个‘半成品’,季票续订率怕是要跌到谷底!”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只有空调运转的嗡嗡声。我深吸一口气:“还记得库里刚进联盟时,也被质疑太瘦、对抗差吗?但现在他己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乔治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给他时间,他会让所有人惊艳。”
三、隐秘的布局与坚持
深夜,我独自留在办公室,反复观看乔治的比赛录像。画面里,他在快攻中高高跃起完成暴扣,滞空时的姿态充满爆发力。手机突然震动,是库里发来的消息:“听说你看好一个长臂前锋?期待和他并肩作战!” 我不禁微笑,回复道:“会的,他会是你最可靠的帮手。”
第二天,我找到科汉,拿出一份详细的培养计划:“我们可以和乔治的团队沟通,制定科学的增重与技术打磨方案。而且,我建议在选秀前就和他接触,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重视。”
科汉盯着我看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希望你这次的眼光不会错。联系乔治的经纪人吧,就说...金州勇士队,想和他聊聊未来。”
窗外,奥克兰的夜色渐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选秀季,我怀揣着对未来的笃定,为勇士队的复兴之路,小心翼翼地落下关键一子。而保罗·乔治,这个即将改变球队命运的名字,正悄然走向属于他的辉煌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