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达摩洞的第七日清晨,萧峰盘腿坐在蒲团上,掌心向上托着一枚银杏叶。易筋经的梵文经卷在石桌上泛着金光,与他体内的降龙真气形成微妙的共振。窗外的晨钟响起,钟声中竟夹杂着阿朱临终前的低语:“姐夫,你要好好活着。”
“第七日,亦是七劫。”萧峰望着叶面上的叶脉,忽然想起扫地僧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他试着以降龙掌的“潜龙勿用”之意催动易筋经的“洗髓篇”,只见真气汇聚于丹田,幻化成太极图样的阴阳鱼,金色易筋经内力与火红降龙真气交织缠绵,犹如双龙戏珠于云海之间。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聚贤庄血战中,他以一敌百却满心杀意;雁门关外,父亲跳崖前那声悲怆的长啸;少室山英雄大会上,铁面人眼中的仇恨与迷茫。这些画面在真气中化作泡影,他猛然顿悟:降龙掌之刚猛,若无慈悲之心为基,终将成为嗜杀之技。
“啪”的一声,银杏叶完好无损地落在掌心。萧峰睁眼,只见叶面上的脉络竟与易筋经的经脉图完全重合。他挺身而起,双掌徐徐前推,空气中回荡起龙吟般的轰鸣,石桌上的经卷随风翻页,最终停在了“慈悲为怀”西字之上。
卯时三刻,萧峰来到达摩洞后的“试剑崖”。他深吸一口气,左腿微屈,右掌划了个圆弧,正是降龙掌的“亢龙有悔”起手式,却在掌力将出未出之际,融入易筋经的“般若掌”精要,掌心瞬间泛起金色佛光。
第一条金龙在掌间成型,龙身缠绕着慈悲真气,所过之处,崖壁上的青苔竟重新焕发生机。萧峰心中一动,想起阿紫的冰蚕图腾,试着将掌力分出一缕阴柔之气,金龙身旁竟浮现出一抹冰蓝色的虚影,正是阿紫的冰蚕图腾所化。
“阴阳相生,刚柔并济。”他喃喃自语,同时施展出“见龙在田”与“韦陀献杵”,两条龙形掌力交织盘旋,于崖壁轰然刻下“仁”字,边缘闪烁冰火交织的异彩。远处的灵鹫宫飞鹰恰好掠过,鹰眼中倒映着这神奇的景象。
辰时,少林寺山门外突然传来铁器相撞声。萧峰跃上墙头,只见百余名黑衣人正在围攻知客僧玄寂,他们身着黑色劲装,腰间挂着曼陀罗花牌——正是西夏一品堂的死士。为首者戴着青铜鬼面,手中的弯刀竟能发出刺耳的尖啸,震得寺内古树落叶纷纷。
“来得正好。”萧峰足尖轻点,如大鹏展翅般跃至战场中央。鬼面人挥刀劈来,刀风带着西夏“尸腐毒”的恶臭,却在触及萧峰衣袍时,被一股无形的真气弹开。
“你是何人?”鬼面人惊觉对方掌力中既有降龙的刚猛,又有易筋经的柔和,宛如长江大河般不可阻挡。
“少林扫地僧座下,萧峰。”他双手合十,结降龙般若之法印,金色龙形掌力腾空,所至之处,黑衣人兵器应声而裂,毒血被真气逐出,伤口重现血色。
玄寂和尚望着萧峰的掌法,忽然想起藏经阁中关于“慈悲千叶手”的记载:“掌化金龙,普度众生,非大慈悲者不可修得。”他连忙率领僧众退到安全处,只见萧峰的掌力犹如潮水般汹涌席卷全场,却在触及黑衣人的一刹那,自动收敛了七分力道,仅将他们震得昏厥,而未取其性命。
“看招!”鬼面人见势不妙,甩出十二枚“透骨钉”,每枚钉子都淬着冰蚕毒。萧峰非但不躲不闪,掌心的冰蓝虚影倏地实体化,竟将毒钉一一冻结为晶莹剔透的冰雕,坠落之际,碎成了漫天齑粉。
“你用阿紫的冰蚕毒?”萧峰瞳孔骤缩,想起阿紫在灵鹫宫冰窖中修炼《幽冥炽寒诀》的情景,“说,谁派你们来的?”
鬼面人忽然发出桀桀怪笑,咬破口中的毒囊。萧峰刚要阻止,却见对方七窍流出黑血,竟在他面前化作一滩污水,只留下半枚曼陀罗花牌,牌面上刻着“慕容”二字。
巳时,萧峰在禅房内审视那半枚花牌。牌面的曼陀罗花纹与慕容彻的“因果逆乱”印记如出一辙,而“慕容”二字的写法,正是慕容复当年的笔迹。他忽然想起虚竹在无量山破解珍珑棋局时的发现——慕容复假疯期间,一首在暗中修炼魔功。
“萧大侠,”知客僧送来一封信笺,“方才混战中,有个小沙弥捡到这个。”信笺上用朱砂写着:“易筋经大成之日,便是神剑出鞘之时。”落款是一个简单的“西”字,正是西夏一品堂的标记。
萧峰望向窗外的少室山,想起阿紫曾说过西夏人想用段氏与慕容氏的血脉复活段思平的护国神剑。他紧握掌心的金龙印记,深知这场表面平凡的袭击,实则是西夏与慕容复联手布下的局,意在试探他是否己真正掌握了易筋经的精髓。
“慈悲降龙掌,终究是要用来止戈的。”他喃喃自语,指尖的金光与远处灵鹫宫的冰蓝光芒遥遥呼应。此刻,他不再是单纯的契丹英雄或中原大侠,而是一个悟透了武学真谛的觉者——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多少敌人,而是能守护多少生命。
午间的阳光洒在少林寺的屋檐上,萧峰望着山门外苏醒的黑衣人,他们眼中的戾气己被迷茫取代。他深知,这些黑衣人仅是棋盘上的棋子,真正的较量,还在那难以窥见的暗流之中。但至少在此刻,他用新创的掌法证明了:武功可以是杀人的利器,也可以是救人的慈悲。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夏王宫,慕容复望着手中的密报,紫色瞳孔中闪过复杂的光芒。他想起虚竹在珍珑棋局中说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忽然握紧了手中的“因果逆乱”经卷——萧峰的慈悲降龙掌,或许正是破解他魔功的关键。
少林寺的钟声再次响起,这一次,钟声中多了几分祥和。萧峰整理好衣襟,望向达摩洞的方向,那里的银杏叶正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他知道,易筋经的修炼没有终点,正如止戈息战的道路永远充满挑战。但此刻,他己做好准备,以慈悲为刃,斩断这乱世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