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代当摄政王
回古代当摄政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回古代当摄政王 > 第28章 钢铁麦浪

第28章 钢铁麦浪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古代当摄政王
作者:
南派的神
本章字数:
5054
更新时间:
2025-04-24

秋收时节的云州平原,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三百架新式收割机在田间排列成阵,每台都由两匹挽马牵引,锯齿状的铁制割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周琰站在观礼台上,目光扫过前来观摩的各地农官——他们中至少有三成是南陵王府的眼线。

"诸位请看。"周琰挥动红旗,号角声中,收割机群同时启动。锋利的割刀以恒定频率摆动,麦秆成排倒下,后方的木轮将麦穗卷进脱粒装置。与传统的镰刀收割相比,效率提高了二十倍不止。

农官们发出阵阵惊叹。一个来自南陵的老农官突然高声质疑:"此等妖器耗铁甚巨,岂不有违圣人'重农抑商'之训?"

"问得好。"周琰早有准备,示意亲兵抬上一台样机,"此机铁用量不过百斤,可抵百人劳作。而省下的人力..."他指向远处正在修建的水渠,"可投入农田水利,使亩产再增三成。"

随着演示进行,更多质疑被提出:耗马太多、容易损坏、贫农无力购置...周琰逐一解答,同时暗中观察那几个可疑农官的反应。他们表面上挑刺,眼睛却死死盯着脱粒装置的核心部件——那里藏着改良版"播种机"的传动机构。

"为推广新农具,朝廷将设'农械贷'。"周琰宣布,"农户以粮食分期偿还。"这是阳谋,当千家万户都使用这种机械时,战时随时可以改造成武器平台。

演示结束后,周琰"恰好"留下那几位南陵农官共进午餐。席间,他故意让侍从搬来一台"故障"机器,当着众人的面拆解维修。

"诸位都是行家,请看这脱粒滚筒..."周琰亲自演示如何调节间隙,"若遇潮湿麦穗,只需旋松这个螺栓。"

农官们凑近观察,没人注意到周琰的拇指暗中拨动了某个隐蔽卡榫——这个动作使得武器模式的关键部件暴露无遗。当晚,就有密探报告南陵农官偷偷绘制了机构草图。

"鱼儿上钩了。"周琰对夜枭说,"跟紧他们,看图纸送到谁手里。"

三日后的深夜,云州城外废弃砖窑。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摸进窑洞,将竹筒埋入指定位置。他刚离开,另一个身影就挖出竹筒,借着月光检查后匆匆离去。这个接应者绕了无数弯路,最终却进了...云州通判府!

"果然有内鬼。"周琰看着夜枭绘制的路线图。通判赵志明是朝廷正五品命官,居然暗中为南陵传递技术情报。"先别打草惊蛇,让工部给他发个嘉奖令,表彰其'热心农政'。"

与此同时,北疆战事吃紧。黑水部残寇凭借线膛火铳,多次袭扰边镇。更棘手的是,他们开始使用某种"地行龙"——这分明是原始坦克的雏形!根据缴获的残骸分析,这种装置由覆铁马车改装,内置弹簧驱动的连环弩,虽然笨拙,但对步兵威胁极大。

"必须加快'铁麦计划'。"周琰召集军工大匠,展示了新设计的"联合防御系统"。这套系统将农用机械与武器平台结合:平时是收割机,战时拆下几个部件就变成可移动的弩炮载具。

"妙啊!"军器监拍案叫绝,"边境屯田军可藏兵于农,蛮子哪分得清哪台是收割机,哪台是战车?"

就在周琰全力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时,京城传来晴天霹雳:幼帝突然下旨成立"天工院",由南陵王世子姬桓总领,专司"奇技淫巧"!更令人震惊的是,圣旨中明确提到要研制"飞天木鸢"和"自行铁马"——这分明是林澜的手笔。

"王兄,这次我们失算了。"宁月公主的密信字迹潦草,"陛下近日沉迷《墨子》中'木鸢三日不落'的记载,姬桓趁机献上飞行器模型..."

周琰揉着太阳穴。林澜这招釜底抽薪着实狠毒——通过影响幼帝,让朝廷官方支持航空研发,自己若反对就是抗旨,若跟进则会被拖入资源消耗战。

"备轿,去钦天监。"周琰突然说。

钦天监的古老星图上,周琰与郭淮密谈至深夜。次日早朝,一份加急奏报震惊朝野:钦天监观测到"荧惑入太微",卦象显示"金铁过盛则伤木德",建议暂停一切"非农用铁器"研发。

幼帝犹豫之际,宁月公主适时进言:"陛下,近日江南水患,或许真是上天警示..."她递上精心准备的奏章,列举历代因奢靡科技亡国的例子,特别强调宋徽宗玩物丧志的前车之鉴。

这场朝堂博弈的结果是折中方案:天工院保留,但规模缩减;同时加强格物院的农具研发。周琰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之机。

秋去冬来,第一场雪覆盖云州时,夜枭带来了关键情报:南陵方面果然在仿制"联合收割机",而且己经造出五十台原型机!

"他们在哪测试?"周琰问。

"鄱阳湖西岸的废弃盐场。"夜枭展开地图,"戒备森严,但有处悬崖可以俯瞰。"

三日后,周琰化装成樵夫,潜伏在预定位置。通过单筒望远镜,他清楚地看到盐场上的景象——数十台仿制收割机正在演练战术变形!随着号令,这些机器拆下农用部件,露出隐藏的弩炮和盾牌,迅速组成战斗队形。

"学得真快..."周琰冷笑。但紧接着他发现了致命缺陷:南陵的仿制品没有解决动力问题,变形后需要六人推动,机动性大打折扣。

更精彩的还在后面。当测试进行到火器环节时,一台机器突然爆炸,紧接着是连锁反应——五十台机器中有十七台自燃,黑烟首冲云霄。

"铬钼合金..."周琰满意地点头。他故意在图纸上标注了错误材料配比,南陵工匠照单全收,结果就是关键部件无法承受摩擦高温。

回程途中,周琰特意绕道视察边境农垦区。广袤的田野上,数百台正板收割机正在作业。与南陵的笨重仿品不同,这些机器都预留了武器接口,必要时可以在一刻钟内完成战斗改装。更妙的是,农民们己经习惯这些铁家伙的存在,丝毫不知自己每天都在参与一场静默的军备竞赛。

腊月祭灶这天,周琰收到两份厚礼。一是北疆捷报:黑水部偷袭屯田军时,突然遭遇"铁麦阵"——看似散乱的收割机瞬间变成移动堡垒,打得蛮族骑兵溃不成军。二是南陵密探发回的噩耗:姬桓因试验失败被南陵王鞭笞,那个"西域学者"也神秘失踪。

"林澜不会放弃。"周琰站在格物院顶楼,望着南方自语,"他一定在准备更..."话音戛然而止,他的目光被实验室里一台奇怪装置吸引。

那是郭淮改进的差分机模型,此刻正自动运算着某种复杂轨迹。周琰突然意识到什么,冲下楼抓起运算结果——纸上呈现的竟然是弹道抛物线,而目标参数赫然写着"高度三百丈"!

"快马通知北疆各要塞!"周琰的声音因惊恐而变调,"加强粮仓防控!林澜要空袭!"

仿佛印证他的预感,暮色中的南方天际,三个黑点正穿过云层缓缓逼近。这一次,它们飞得更高,也更安静——林澜改进了滑翔机设计,而目标很可能是大胤的战略粮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