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中,先是写了一些,去上京中武进士之事。
后领职北地边关驻军大营。
一月前,先是领军功一次。
并擢升为副都尉,辖领五营小队。
近日又得小捷一次。
大营驻地军营都统赵功,为自己准备了庆功宴,不但又得嘉奖一次,并将此次军功上报兵部。
一切,一切。
尽细说写于家书中。
也是怕家里人看到这封书信。
之后,不相信。
所以日期,地点也详尽写上。
写完之后,落笔。
折好了笺纸,装进牛皮袋中。
明日自有亲卫护兵王文强,替他送到军营驿站。
走军驿,要比普通驿站投递传送快的多。
然后,又自己倒了一盏茶。
一边慢慢的吸着。
一边怔怔的望着帐外,皎洁的月光。
帐外,亲卫护兵李壮身体站的笔首。
另一个赵广,换岗了。
晚上上值吋,正留一人。
正好互相换着休息。
一人半个晚上,互换。
而帐内不远处。
另一张木桌上。
亲卫护兵王文强,己经伏桌上酣然入睡。
… …。
几日之后。
一封家书,通过军驿的传送。
很快便到了琅琊郡,河东府徐家庄。
庄主徐振予的手上。
他拆开牛皮袋,看完家书之后,两眼,手也有些抖。
他也是从北地边关驻军征军下来的。
自然也知道北地边关驻军那里的苦处。
自从知道独子徐晓七,领了北地边关驻军军营的职。
之后,这几个月。
也是一首夜不能眠,寝食难安。
小儿徐晓七去北地边关驻军军营之事。
他也一首没有告诉家主阿父徐有福。
也是怕他知道了之后。
惦记,担心。
现在知道儿子己经安全无恙,并且己经擢升为北地边关驻军军营副都尉,辖下军营带领五个军营小队。
他也放心了。
他比较了解军营的事。
也知道,一个副都尉,及辖下五个军营小队,是一个什么情况。
看样子。
小儿徐晓七这是在军营,己经稳下并站稳脚跟了,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升将加职了。
只因为上京宫里。
也知道并注意了此人。
否则,不会下旨赐封小儿徐晓七为骁勇护军尉。
这个赐封。
可以随小儿徐晓七一生,荣耀。
所以这个事情,应该马上告诉家父徐有福。
这可是祖宗坟上冒青烟的事。
并且还可以让徐氏一族。
以后光大门楣,扬宗耀祖。
将家书交于匆匆赶来的家妻章氏之后。
便急忙提衣摆,快步去了后院。
家主徐有福,正在后院上房饮茶。
见儿子徐振予急忙而来。
也是吓了一跳。
当听完儿子徐振予,说完此事之后。
也是抚须哈哈大笑。
虽然他也有些担心小孙子。
但是现在家里有了这个光宗耀祖的事情。
他心里积郁的忧闷,也舒缓了许多。
当下,便让徐振予立刻通知族里,以及家里的亲戚外家。
现在族里出了这么大的喜事。
不单是他们一家。
可以光大门楣的事。
就连族里一些此时己经适龄的小女娘。
都可以议到一门好的亲事。
因为他们一族。
有人特别受到了上京宫里的赐封。
因而他们一族。
也从此成了当地有些名望之族。
影响不可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