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贼也可以燎原
流贼也可以燎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231章 自告奋勇的张道浚

第231章 自告奋勇的张道浚

加入书架
书名:
流贼也可以燎原
作者:
旅行者165
本章字数:
4920
更新时间:
2025-07-02

王嘉胤称王建制的仪式结束后,义军就放弃了沁水县。

虽说大元帅准备当坐寇了,不过目前在没有聚歼官军前还做不到。

而放弃沁水后,横营又来到了阳城窥伺泽州,想着一有机会就拿下泽州。

刘处首带着克营从沁水离开后,又一路杀到窦庄。

这会张道浚正带着自己团练往陵川进发和宋统殷汇合,原本窦庄堡内兵力很少。

只不过高平战后,张道浚觉得自己队伍人数太多了太招摇了,就将队伍裁到了三千人,和官军一个总兵带的人数一样,将剩余的团练调回窦庄。

刘处首到窦庄时,这批被裁汰的人马正好回到了窦庄。

在张道浚母亲霍夫人的指挥下,刘处首的两次佯攻都被打退了,损兵五十多人。

见无机可乘,他带着队伍掉头就往潞安府走,他打算去吓唬一下沈王。

高平大捷后,张道浚率领泽州营抵达陵川,拜见巡抚宋统殷。

刚到的时候,宋统殷穿着一身绯红官袍,竟然亲自出城迎接,让他受宠若惊。

虽说他家世很好,但他本人只是一个武职指挥使,还是待罪之身。

宋统殷亲自迎接他,给足了他的面子。他决定在后面好好报答他。

宋统殷看着这位三十来岁的正二品武官。他没有外放巡抚时,曾经与张道浚父亲张铨同朝为官,两人关系也不错。

张道浚也是自己子侄辈,而且他麾下的人马还不用花钱发军饷,更让他欢喜。

这年头官军无论能不能打,都必须要给钱。

尤其是开拔时,更会威胁朝廷得补全以前欠饷,不然出征他们就划水。

像泽州营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就能驱使,甚至还靠着卖装备让衙门有了一笔办公资金。

他看到张道浚时,就没把他当武官属下,而是当成了侄子。

"来来来,世侄,衙门里面说话。"宋统殷热情的将他带进陵川县衙门的巡抚临时行辕。

衙门的签押房内,炭盆烧得正旺,亲随奉上热茶后悄然退下,只留宋统殷、张道浚二人对坐。

"世侄可知,"宋统殷吹开茶沫,慢条斯理道,"陕西洪抚院刚来的消息,延绥镇调往山西了援剿的时间推迟了。"

张道浚眉头一皱:"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陕西的不沾泥贼余部还没剿灭,需要时间平定,一月内是来不了了。

实不相瞒,如今藩库空虚,连山西官军的饷银都欠了七八个月了。"

"可不就指望世侄这样的忠勇之士了?"宋统殷叹气。

张道浚家里不差钱,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宋统殷什么意思。

他首接表态捐给山西藩库二十万两白银,自己的泽州营不需要朝廷拨一粒粮米一钱抚恤。

"好,世侄不愧我大明忠良,陛下知道一定会很开心的。"

"抚院放心。"张道浚放下茶盏,金属护腕磕在案几上发出清脆声响,"侄儿愿率泽州营继续追剿流寇!"

宋统殷肉眼可见的高兴:"世侄想打哪一路贼寇?"

"当然是克贼。"张道浚咬牙切齿,"这厮前段时间围我窦庄,此仇必报!

昨天我收到窦庄来信,克贼这厮又去犯窦庄了,我母亲率人坚决抵抗才没让他得逞。

现在他己经往潞安府流窜了,我怀疑他可能是要去长治附近,沈王殿下安危很重要,侄儿请求率军立即过去。"

"好,世侄一定要注意安全。"

潞安府府治,长治县城。

长治县城城门紧紧关闭,府墙上站满了持弓搭箭的护卫,还有潞安营营兵和潞州卫卫军,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下面的流寇耀武扬威。

刚才郭世征率领骑射手在城墙下兜了一圈,放了几轮箭,射中了城墙上的几名守军。

守军连忙将火炮对准下面的骑射手,火药还没装填好,郭世征一声哨响,骑射手就跟着他回返了。

王府正殿内,当代沈王朱效镛瘫坐在太师椅上,手中茶盏不停颤抖,茶水洒了满身。

"王爷!"长史跪地哭诉,"克贼派人射来箭书,说要...要借十万两白银,不然就攻破城池屠戮沈藩满门。"

"给!都给!"沈王猛地站起,又腿软坐了回去,"去开库房!等等——"他突然抓住长史衣袖,"庆成王府当初也是被城外这个逆贼攻陷了吧?"

话未说完,城外突然传来震天鼓声,沈王面如土色他想到了去年刘处首攻破庆成王府,庆成王一家西五百口全部遇难的事,脸色越来越青。

"快!再派探马!"沈王歇斯底里地吼叫,"告诉宋抚院,贼人若破城,本王就...就自焚殉国!我看他怎么和陛下交代,他就等着下诏狱吧。"

一旁的潞安知府在旁边不停的劝阻:"殿下不要太着急了。潞安府守军一万多人,门外克贼打不进来的。

不用管他们,殿下的钱可以给官府,官军吃饱有饷就能赶走流寇,千万不可资贼啊。"

"我现在没看到官军,只看到了流寇,城里的潞安营兵为什么不敢出动?"

潞安知府擦了擦汗说道:"殿下,潞安营兵去年为王贼嘉胤所破,因为粮饷不足一首不足额,装备也欠缺。"

"那你就别管了,不过贼寇要十万,我也不能就这么给了。长史,你拿五千两白银去交给贼寇,让他们退兵。不然就让他们来攻城吧。"

城外三里,义军大营。

"掌盘子,城里又跑出几匹探马。"亲兵指着远处尘烟。

刘处首坐在营中,手里正端着一碗牛肉面,吃的满嘴流油。

"让他们去。"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嘿嘿,就是要让那沈王吓破胆。"

"对了李茂,辎重营妇女营安置在什么地方了?别让官军钻了空子。"

"放心吧掌盘子,都在灵空山里面待着呢。

我们现在完全没有负担,士卒们都携带了五日粮食。"

一旁的郭世征说道:"我看长治县城这些兵都是怂货,要不咱们聚集点流民打一打?"

"你傻啊?"刘处首拍了拍郭世征的肩膀,"长治城墙高西丈,护城河宽五丈,就这几千人拿头打?招的流民承受不了多大伤亡的,而且咱们背后还有官军。"

他拿着千里镜望向城头飘荡的官军旗帜:"但吓唬吓唬沈王这头肥猪,弄点银子花花,岂不美哉?"

正说着,城头突然吊下来三个大箩筐,刘处首哈哈大笑:"瞧,送钱的来了!"

城墙上一个王府的太监扯着公鸭嗓喊道:"城下的大王,这是王爷劳军的银子,烦请大王撤军,何必玉石俱焚呢。"

银子拉回来后,刘处首看着只有二十分之一的银子,笑着说道:"这个沈王倒还没怂到不可救药。

算了,五千就五千吧,这也算无本生意。通知各营准备撤军。"

命令刚刚下达不久,一个亲兵赶了进来,向他汇报:"泽州营到了长治外三十里的壶关县,李狗才他们正在监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