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70年代当知青
穿回70年代当知青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回70年代当知青 > 第67章 专利之战

第67章 专利之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回70年代当知青
作者:
微笑小油菜
本章字数:
4810
更新时间:
2025-04-22

农科院三楼会议室的传真机发出刺耳的"嘀嘀"声,不断吐出带着体温的纸张。每张纸右上角都印着血红的"URGENT"字样,像是某种危险的警示灯。陈雪抓起最新的一张传真,纸张在她手中簌簌发抖:"孟山都向WTO提起仲裁,要求我们立即停止'战友-1号'的所有研究!"

"放他娘的屁!"李教授的铜烟袋锅子"咣"地砸在会议桌上,震翻了几个茶杯。老人家的山东腔震得窗户玻璃嗡嗡作响:"那是俺们战士从自家地里刨出来的菌!王铁牛手上现在还有泡没消呢!"

方稷死死盯着专利文件上的申请人姓名——范德维尔。

这个曾在国际农业峰会上公开嘲笑中国农业"落后三十年"的荷兰商人,如今正通过法律文件得意洋洋地宣称:"该菌株与本公司2018年在死海发现的H-37菌株基因相似度达91%"。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明突然冷笑一声,把手中的专利申请书摔在桌上:"91%?他们怎么不说人类和香蕉还有60%基因相似呢?"他翻开自己团队整理的测序报告,"'战友-1号'独有的16S rRNA基因片段,他们怎么只字不提?"

窗外传来整齐的口号声——王铁牛正带着"护菌小队"在试验田例行巡查。战士们不知道,他们精心守护的菌株正面临被国际巨头扼杀的危险。

"必须找吴鸿光。"方稷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他在国际种子法庭的人脉比我们深。"

郑国栋苦笑着摇头:"可人家凭什么帮我们?吴鸿光现在可是欧洲种业协会的座上宾。"他指了指传真上孟山都的法律顾问名单,"帮了中国,他在欧洲的种子生意还做不做了?"

一阵沉默。陈雪突然发现传真纸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如不立即停止研究,将冻结中方在欧盟的所有农业合作项目。

"砰!"张明一拳砸在墙上,指关节顿时泛红。他想起父亲书柜里那些发黄的资料——九十年代中国大豆如何被国际巨头用专利绞杀。现在,历史正要重演。

"我去找老爷子。"张明突然抓起外套,"他在科委的老部下现在管着国际科技合作。"

方稷按住他的肩膀:"等等。"他从公文包抽出一沓照片,"这是上周刚拍的,'战友-1号'在甘肃盐碱地的实况。"照片上,原本白花花的盐碱地己经泛出健康的黑褐色,麦苗长势喜人。最醒目的是一块手写木牌:"军民共建示范田——每亩增产47%"。

瑞士苏黎世湖畔的私人庄园里,吴鸿光慢条斯理地切着牛排,对面坐着风尘仆仆赶来的方稷和王昆鹏。

"有意思。"吴鸿光抿了口红酒,"你们偷我的菌种,现在还要我帮你们打官司?"

王昆鹏握紧了拳头:"那不是偷!是战士们——"

"小朋友别激动。"吴鸿光笑着摆手,"我只是好奇,方研究员准备拿什么交换?"

方稷推过一份文件:"冬星小麦的矮秆基因序列。"这是他来之前向院里申请的谈判筹码。他不知道这个能不能打动吴鸿光。

餐厅突然安静。吴鸿光的餐刀停在半空:"你知道这值多少钱吗?"

"比不上'战友-1号'对中国农民的价值。"

吴鸿光突然大笑,笑声惊飞了窗外的白鸽:"方稷啊方稷,你们应该庆幸慕云的儿子死心塌地跟着你。"将冬星的资料退了回来。

王昆鹏浑身一震以为吴鸿光要拒绝:"你......"

"明天早上九点,国际种子法庭见。"他起身时瞥了眼王昆鹏,"你父亲会为你骄傲的。"

日内瓦国际种子法庭外的花岗岩台阶上,各国记者像嗅到血腥的鲨鱼般拥挤着。

范德维尔站在鎏金大门前,精心打理的金发在阳光下闪着虚伪的光泽,他用戴着蓝宝石戒指的手调整着麦克风角度。

"华国必须尊重知识产权这个现代文明的基石。"他的英语带着刻意矫饰的荷兰口调,嘴角挂着居高临下的微笑,"某些国家总喜欢把别人的成果,套上民族主义的外衣——"

的女记者立刻接话:"您是指'战友-1号'涉嫌抄袭贵公司的HX-9菌株?"

"噢,这需要法庭裁决。"范德维尔故作宽容地摊手,西装袖口露出限量版江诗丹顿的表盘,"不过就像我常说的,盐碱地里的农夫永远培育不出歌剧院的玫瑰。"记者群里爆发出一阵谄媚的笑声。

俄罗斯新闻的记者突然提问:"但中方提供了基因序列差异的证据..."

"科学不是种地!"范德维尔充满不屑,"需要三十年实验室沉淀!不是几个退伍兵在泥巴里..."他的话戛然而止。

一阵低沉的引擎声浪压过了嘈杂。纯黑色的劳斯莱斯幻影如幽灵般滑入广场,车牌上烫金的"WU1"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疼。记者群像被摩西分开的红海般自动裂开通道。

车门打开的刹那,范德维尔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吴鸿光优雅的踏出车门,定制牛津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声响让整个广场瞬间安静。

"借过。"他轻声说,戴着白手套的右手随意拨开挡路的记者,左手握着个褪色的牛皮笔记本。

当他站到中国代表团所在的台阶时,全场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

路透社的老记者手抖得差点摔了相机:"吴先生...您这是..."

吴鸿光没有立即回答。他慢条斯理地摘下手套,从怀中取出金丝眼镜戴上,这个过程中范德维尔的额头己经渗出冷汗。

"作为'战友-1号'原始菌株的发现者。"吴鸿光的声音不大,他举起那本泛黄的研究笔记,扉页上褪色的钢笔字依然清晰可见——"王慕云野外考察笔记1971"。

法庭的首席书记官小跑着过来,双手接过笔记本时差点绊了一跤。当那页盖着国际种子登记处原始印章的记录展现在镜头前时,闪光灯的白光如雪崩般爆发。

"这不可能!这是伪造的!"范德维尔失控地尖叫,精心维持的精英形象轰然崩塌,"那个菌株明明......"

"明明是你去年在阿姆斯特丹实验室'偶然'发现的?"吴鸿光轻笑一声,从助理手中接过平板电脑,"真巧,我这里还有段监控录像,你助理潜入洛桑大学标本室的精彩表演。"

全场哗然。法新社记者的话筒首接怼到了范德维尔扭曲的脸前,而这位半小时前还高谈阔论的商人正踉跄后退,昂贵的意大利皮鞋踩掉了自己的领带。

闪光灯瞬间淹没了现场。范德维尔脸色铁青——没人敢质疑吴鸿光拿出的证据,因为那上面赫然盖着国际种子登记处的原始印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