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70年代当知青
穿回70年代当知青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穿回70年代当知青 > 第23章 蛛丝马迹

第23章 蛛丝马迹

加入书架
书名:
穿回70年代当知青
作者:
微笑小油菜
本章字数:
4600
更新时间:
2025-04-15

农科院的灯光在雨夜中晕成模糊的橘黄。

方稷知道这些早就脱离了自己的掌控范围,他此刻庆幸原身的家庭背景,现在他需要求助。

雨中的军区大院哨兵加倍森严。方稷亮出通行证时,哨兵特意对照了照片点头示意方稷可以进去。

爷爷的书房弥漫着茶香和樟脑味。老人正在灯下擦拭一枚勋章,见方稷进来,顺手把相册合上了——但方稷还是瞥见了那张合影:年轻的爷爷和郑怀山站在燕京大学的匾额下。

"老郑怎么样了?"爷爷单刀首入。

"脱离危险了。"方稷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但有人不想让他开口。"

爷爷的铜烟锅在煤油灯上点燃,青烟盘旋而上:"马振邦上周刚升任计委副主任,分管农业进口。"

方稷的钢笔从口袋滑落,在地毯上滚出老远。计委——这个在七十年代掌握物资生杀大权的机构,其副主任足以影响一个科学家的命运。

"五三年那批劣质化肥。"爷爷突然说,"害得你爸驻防的那个村饿死十七口。"

书桌上的旧台灯"刺啦"响了一声。方稷看见爷爷手背上凸起的血管,像老树的根须盘虬。

"没有证据?"

"有,但不在国内。"爷爷从抽屉取出个牛皮纸袋,"日本《朝日新闻》五西年三月的报道,关于山本商社的化肥欺诈案。"

方稷展开复印纸——这是用老式油印机复制的,字迹模糊但足以辨认。报道中提到山本商社通过"中国方面的马先生"倾销劣质产品。

"这不能当证据......"

"当然不能。"爷爷冷笑,"所以老郑那些年一首在找山本当年的账本。不然以他的研究功绩,资本家不足以让他下放那么久都平反不了。现在是你们帮他赚来了夺命的刀和一线生机。"

窗外雷声轰鸣,震得玻璃嗡嗡作响。方稷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条不起眼的新闻:九十年代初,某日本老商人临终前向中国使馆移交了批战时资料......

"账本在哪里?"

"理论上还在东京。"爷爷的烟锅指向世界地图,"但山本死后,他女婿接手了商社,这人五六年曾来过广州交易会。"

走廊传来脚步声,父亲方振国端着茶盘进来。军装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闪着冷光,他放下茶杯时,袖口露出道长长的伤疤——方稷知道那是朝鲜战场留下的。

"刚开完会。"父亲的声音比平时沙哑,"马振邦提议削减农业科研经费,重点引进国外成套设备。"

"放屁!"爷爷听完气的把烟锅重重敲在桌上,"又想捞回扣!"

父亲递给方稷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这是份机密的进口清单,上面列着即将从日本进口的十套化肥生产线,审批签字处赫然写着"马振邦"三个字。

"价格是国际市场两倍。"父亲冷笑,"而且必须用指定商社的原料。"

方稷的指尖发冷——这不就是五十年代手法的翻版吗?只不过当年是劣质化肥,现在换成更隐蔽的设备交易。

"是因为郑教授知道这些吗?"

"不光是因为郑怀山知道,知道他这个腌臜事的人很多,但是郑怀上较真,没拿到实证也要据理力争分毫不让。"爷爷突然咳嗽起来,"所以马振邦必须把他按死在劳改农场。"

父亲走到窗前,雨水在玻璃上扭曲了他的倒影:"即使向上汇报,但光凭这些远远不够...现在我们处于内忧外患,没有那么多的人手能分出来,总会有他这样的漏网之鱼,将来国力强盛了,可用的人才足够多了,这些蠹虫自然满满就无处遁形了..."

"不能等将来!现在知道了就一定要查,一定要办!既然需要铁证。"方稷突然站起来,"那就去找山本商社的账本。"

"去哪儿找?"爷爷苦笑,"三十年前的......"

方稷的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1977年4月15日。前世资料闪过脑海:山本商社因经营不善,将于今年秋天破产清算!

"如果......"方稷斟酌着措辞,"如果有机会接触到日本商社的内部资料?"

父亲和爷爷同时转头看他,眼神锐利如刀。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老式座钟的滴答声格外清晰。

"广交会。"父亲突然说,"下个月开幕,山本商社还在参展名单上。"

爷爷的烟锅停在半空:"你想让谁去?太危险了!"

"我去。"方稷声音很轻但坚定,"农科院本来就有参展任务,我可以申请随团。"

父亲的手按在他肩上,力道大得生疼:"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方稷笑了笑,这个笑容把紧张的气氛一下搞得有点悲伤。

晨光透过雨云,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方稷凝视着胶片盒,仿佛看见三条时空线在此交汇:1953年的毒化肥,1977年的设备引进,还有前世90年代那桩迟来的正义。

"我去准备行李。"他站起身,钥匙和老郑的铁盒在口袋里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走廊尽头,电话第三次响起。爷爷接听后,苍老的面容浮现出奇异的光彩:"老赵从北京来电,说'冬星可以亮了'。"

雨停了。窗外传来早起的士兵出操的号子声,崭新的一天正在开始。

车站没想到大哥还来了,并且要和方稷一起前去。

方稷看着大哥在想,后世里经常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但是方家不怕,就这一点,原身的家庭恐怕不是他印象里那么冷漠。

方社向方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方技术员,此次广州之行,我是你的贴身保镖,请你有任何行动请告知我,我的任务是确保你的安全。“

方稷不知道父亲和这个大哥说了什么,这次他的眼神中,方稷都能看到明晃晃的赞许。

列车包厢里,方社递过来本红皮护照:"父亲给的,昨天就准备好了。"

翻开护照,里面夹着张广州华侨饭店的房卡——1107房间,正是前世资料记载山本商社惯用的洽谈处!

方稷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突然明白这场跨越代际的接力,此刻正式交到了自己手中,找到至关重要的证据,哪怕代价时自己的生命,这大蠹虫必须把它彻底拍死!

这样的蠹虫多存在一日,就会害了更多的人,方稷也更明白一个国家对于人才的渴求,只有足够多会办事可以办事的人,才能腾出手收拾这些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