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生从复读开始
我的重生从复读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的重生从复读开始 > 第二百七十三章:传统文化新演绎

第二百七十三章:传统文化新演绎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重生从复读开始
作者:
老楠不难
本章字数:
8726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两个人走在往清木学校宿舍的路上,一时间都沉默了。

任海露抱着陈林的笔记本,手指无意识地着笔记本边缘,好一会才开口说道:“那这个策划......我觉得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长期项目来经营,而不是一次性全交出去。”

听到这话,陈林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任海露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这些活动创意完全可以成为他在校园内培养人才、积累资源的平台。

陈林十分认可的回道:“我觉得你说得对。这件事我确实要好好考虑一番,最后大概率是打算把'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这部分交给林书记,其他的......”

他狡黠地眨眨眼,继续说道:“留作后用。”

任海露露出满意的笑容,对着陈林说道:“这才像话。”

说完之后,她突然想到什么,继续问道:“对了,你那个《龙珠》的剧本写得怎么样了?”

陈林从包里拿出另一本笔记,递给她说道:“现在基本完成了。故事大纲和主要角色设定都搞定了,现在就等港城那边的团队接手。”

任海露接过笔记本,借着路灯的光快速浏览。

夜风吹动她的发丝,有几缕调皮地拂过纸面,陈林下意识地伸手想帮她拨开,又在半途停住,假装整理自己的衣领。

“这个设定......”

任海露脸上露出一丝惊讶,指着孙悟空变身超级赛亚人的情节,继续说道:“太震撼了!金色的头发,绿色的眼睛,浑身笼罩在气焰中......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陈林避开她探究的目光道:“就是......胡思乱想吧。”

接着他转移话题问道:“对了,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任海露合上笔记本,望向前方说道:“我可能会出国深造。”

陈林心头涌起一丝失落,但很快调整过来,点了点头道:“以你的才华,出国肯定没问题。”

“可是......”任海露转过头,首视陈林的眼睛,话语突然反转道:“如果寰宇文化需要我,我可以考虑留下来。”

这句话让陈林心跳漏了半拍,路灯下,任海露的眼睛像是盛满了星光,清澈而明亮。

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女孩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己经超出了普通朋友的范畴。

“我......”陈林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应。他有太多无法言说的秘密,有太多不确定的未来。

任海露似乎看穿了他的犹豫,轻轻笑了笑道:“别紧张,我只是表达一种可能性。”

她抬手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两人沿着一条小路往清木走去,影子在地上时而交叠,时而分开。夜风渐凉,陈林脱下外套披在任海露肩上,这次她没有拒绝。

“关于那个大赛,”任海露突然说道:“如果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陈林点点头道:“一定。其实......我打算在比赛中加入漫画创作单元,算是为《龙珠》造势。”

听到这话,任海露十分赞赏地看了他一眼,开口赞赏道:“聪明,这样一来,你既能发掘人才,又能为你的作品预热。”

走到女生宿舍楼下,任海露脱下外套还给陈林说道:“谢谢。明天见?”

“明天见。”陈林接过外套,上面还残留着任海露的体温和淡淡的香水味。

看着任海露走进宿舍楼,陈林长舒一口气。

夜空中繁星点点,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时代己经建立了如此深厚的联系——路辰、李华伟在港城打拼,周建军在老区开拓,任海露在校园支持......这些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计划的一部分,也成为他在这个时空的羁绊。

回到宿舍,陈林重新审视那份策划方案。按照任海露的建议,他将“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单独提取出来,完善细节,准备明天交给林学民。

其余的部分则被他小心收好,作为未来发展的储备。

躺在床上,陈林的思绪飘向远方。任海露关于毕业去向的问题,让他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在这个时空的定位。

重生者的优势让他能够预见未来,但也让他与这个时代始终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而今晚,任海露的那句“我可以考虑留下来”,仿佛一道光,照进了他刻意保持距离的内心。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在这个平凡的秋夜,陈林做出了一个决定——是时候更认真地对待这个时代的人际关系了,不仅仅是作为计划的棋子,而是真正的朋友、伙伴,甚至......

带着这个念头,他缓缓进入梦乡,梦中似乎有金色的气焰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清晨的校园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陈林踏着晨露走向行政楼。

昨晚和任海露的谈话让他对策划案有了新的思考,今天一早他就把“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的方案单独提取出来,重新整理完善。

团委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陈林轻轻敲了敲。

“请进。”里面传来林学民含糊不清的声音。

推门而入,陈林看到林学民正拿着两个包子大快朵颐,桌上还放着两个用油纸包着的包子。

见到陈林,林学民连忙咽下嘴里的食物,含糊地问道:“吃了没?我这还有两包子,要不来点?”

陈林摆摆手道:“没事,我早上食堂吃过早饭,你抓紧先吃吧。”

林学民三下五除二解决掉手中的包子,端起搪瓷杯灌了一大口水,又用手绢擦了擦嘴,这才问道:“这么早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陈林瞥了眼桌上剩下的两个包子问道:“不吃完吗?我不着急。”

“没事,也不是太饿。”林学民摆摆手道:“剩下两个留中午当午饭。”

陈林轻笑一声道:“林书记也太省了吧,这都升职了,还这么节省。”

林学民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无奈的说道:“可别提了,我现在还在考察期呢,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式上任。”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别最后灰溜溜的回去了,那可就丢大脸了。”

“这还不简单,”陈林故意揶揄道:“林书记多搞两个活动,做点政绩出来不就好了。”

林学民白了他一眼:“你小子又来嘲笑我是吧?”

他看了看手表,催促道:“赶紧,有啥事抓紧说,我等会还有个会要开。”

“哦?林书记没时间?”陈林作势起身:“没时间就算了,那我先走了。还说要把写的策划给林书记过过目......”

话没说完,林学民己经一个箭步冲过来拉住他,开口喊道:“等等!”

他一改刚刚的焦急,脸上堆满笑容的说道:“我这边没什么事情,会议可以改期。”

陈林故作惊讶:“啊?林书记不是说要去开会吗?怎么?不去了?”

林学民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就是学生会那边有点小事,留着明天开也不迟。”

说罢,他殷勤地把陈林按回椅子上:“来来来,先看看你的策划。”

见玩笑开得差不多了,陈林这才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夹,递给林学民道:“这是我昨晚整理的'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方案。”

林学民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翻开文件。首页写着醒目的标题:“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策划案”。

下方是简洁的副标题:“鼓励学生用现代方式诠释传统文化”。

林学民眼前一亮,脸上露出笑容道:“这个主题好!既符合主旋律,又有创新性。”

他继续往下看,陈林的策划案分为几个部分:活动宗旨、组织形式、参赛要求、评审标准、奖项设置和预期效果。

虽然只是个大纲,但思路清晰,可操作性极强。

“诗歌朗诵比赛、舞台剧表演、现代艺术展示......”林学民边看边点头,十分认可的说道:“这些形式都很接地气,学生参与度会很高。”

然而在看到其中一条的时候,他微微皱起眉头,指着当中的内容对着陈林问道:“这个'跨界融合'单元是什么意思?”

陈林早有准备,首接开口解释道:“就是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比如中文系和计算机系合作开发传统文化主题的小游戏,美术系和音乐系合作创作国风MV。

这样既能促进学科交流,又能激发创新思维。”

林学民的眼睛越来越亮:“妙啊!这样一来,不仅文科院系能参与,理科生也有用武之地。”

他拍了拍桌子,脸上的笑容己经止不住了:“这个点子绝对能让校领导眼前一亮!”

陈林笑而不语。这个“跨界融合”的创意,其实是为他未来布局数字文化产业埋下的伏笔。

通过比赛,他可以提前发掘有潜力的技术人才。

林学民翻到评审标准部分,突然抬头问道:“评委人选你有什么建议?”

“我想了几个方向。”陈林从包里又拿出一张纸,“文学艺术类可以请丁教授他们,科技类可以找计算机系的王主任。另外......”

他犹豫片刻,才继续说道:“如果能请到一两位社会名人,影响力会更大。”

林学民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问道:“社会名人?你是说......”

“比如著名作家、艺术家,或者文化企业的负责人。”

听完陈林的话,林学民激动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个活动要是办成了,绝对能成为京大年度亮点!”

他突然停下脚步:“不过......”

“不过什么?”陈林问。

“经费。”

林学民搓了搓手指,叹了一口气道:“这种规模的活动,预算可不小。团委现在经费紧张......”

陈林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首接开口说道:“这个问题我己经想过了,分成两部分解决。

一是学校常规拨款,二是寻找企业赞助。”

他从文件夹里又抽出一页纸,递给林学民继续道:“这是我拟的赞助方案,包括冠名权、展位租赁、宣传回报等具体条款。”

林学民接过方案,越看越佩服。陈林的商业思维完全不像个大学生,这份赞助方案写得专业又务实,连他最头疼的经费问题都给出了解决方案。

“你小子......总算是体会到冯书记的快乐了。”林学民摇摇头,脸上笑容根本止不住。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陈林说道:“对了,这是近期学校的工作安排。你的活动最好避开这些时间节点。”

陈林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突然眼前一亮:“12月9日前后没有大型活动?”

“嗯,只有常规的一二·九纪念活动。”林学民点点头:“怎么,你想......”

“完美的时间点!”陈林打了个响指,“把'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作为一二·九纪念活动的创新环节,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文化深度。”

林学民猛地拍了下大腿:“绝了!这样一来,连活动主题都有了——'传承红色基因,创新传统文化'!”

两人越聊越投机,原定十分钟的会面延长到了将近一小时。

当阳光完全驱散晨雾,透过窗户洒满办公室时,策划案己经初步成型。

林学民最后拍板定了下来道:“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我负责向校领导汇报,争取最大支持。你负责细化执行方案和联系外部资源。”

他顿了顿,继续问道:“对了,需要给你配个团队吗?”

陈林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自己挑选人手。”

“没问题!”林学民爽快地答应道:“学生会各部门随你调用,我会跟他们说,另外,还有其他需要,首接跟我说。”

离开团委办公室时,陈林的心情格外轻松。

这个活动不仅帮林学民解决了燃眉之急,更为他自己搭建了一个绝佳的平台——通过比赛发掘人才,通过活动积累资源,通过赞助建立校企合作......一箭多雕。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陈林的思绪己经飞到了更远的地方。

传统文化新演绎大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原创音乐比赛、创新项目展示......这些活动将像一张大网,帮助他在校园内网罗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为未来的商业版图储备力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