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摊开的五花肉,在蒸笼般的铁皮棚宿舍里反复炙烤。断指处持续的灼痛麻木后,是深入骨髓的冰冷和无法抑制的寒颤。身下的破草席被汗水浸透,散发着馊味。意识在昏沉与清醒间浮沉。
“喂!那个新来的!死了没?没死就滚起来干活!真当这里是慈善堂啊?”肥婆粗嘎的吼声伴随着铁皮门被踹开的巨响。
陈莹艰难地睁开眼。肥婆肥胖的身影堵在门口,嫌恶地看着她烧红的脸颊。“啧,真晦气!赶紧滚!别死在我这里!工钱扣光!现在就滚!”她像驱赶苍蝇般挥手叫来人,粗暴地将陈莹拖下床铺,连推带搡地扔到了城中村污水横流的巷子里。
“哐当!”铁门隔绝了最后一丝“庇护”。
陈莹蜷缩在潮湿闷热、散发着恶臭的墙角,断指的剧痛和高烧眩晕让她无法思考。胃囊收缩着,不时发出一阵抽痛。手里那张二十块的钞票,如同废纸。绝望如潮水再次淹没她。意识滑向黑暗边缘。
“天啊…你…你还好吗?”一个温和的、带着惊讶的女声响起。
陈莹艰难地掀起眼皮。模糊的视线里,一个穿着干净米色连衣裙的年轻女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避开污水。她头发盘成一个好看的向右侧偏分的发髻,十分温婉,脸上有关切和职业性的敏锐,手里拿着录音笔和手机。
“你看起来病得很重!你的手…天啊…”女人的目光落在陈莹肮脏纱布包裹的左手和烧红的脸颊上,眼中流露出真实的震惊和同情。她立刻拿出矿泉水,拧开盖子,“来,先喝点水!慢慢喝!”
水流浸润干涸灼痛的喉咙,带来近乎救赎的清凉。陈莹贪婪大口吞咽。多久了?多久没有感受到一丝不带目的性的善意了?这突如其来的关怀,像一道微弱却真实的光,刺破了绝望阴云。
“谢谢…”声音嘶哑,带着微弱的哽咽。
“别客气!”女人又拿出一个干净面包和一盒牛奶塞到陈莹右手里,“快吃点!我叫苏晴,是《都市晨报》的记者。”她亮出记者证,语气温和而安抚,“你这是怎么了?你的手…是工伤吗?工厂不管吗?”
“记者”两个字让陈莹混沌的意识闪过一丝微光。曝光…或许能改变什么?在水和食物带来的短暂慰藉,以及苏晴真诚关切的引导下,陈莹破碎的、带着高烧呓语的叙述开始了。从机器、断指、天价账单、“安心助”的陷阱、冰冷的工伤认定,到肥婆的血汗作坊、非人劳作和驱逐……她的声音嘶哑断续,眼泪混着污垢流下。
苏晴认真地听着、录着、拍着。表情随着陈颖的叙述而震惊、愤怒、同情。她递上纸巾,轻拍陈莹肩膀,语气正义凛然:“太可怜了!简首令人发指!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遭遇写出来!让全社会都看看这些黑心工厂、吃人高利贷、黑中介的真面目!还你一个公道!”
“公道…”陈莹喃喃重复,黯淡的眼中因苏晴斩钉截铁的话语,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苏晴详细记录了工厂名、监工名、“安心助”合同细节、肥婆作坊位置。她拍下断指特写、烧红的脸、蜷缩在污秽角落的全身照。闪光灯刺痛陈莹的眼睛。
“素材太震撼了!等我消息!”苏晴留下一些金钱,匆匆离开。
几天后,陈莹用苏晴给的一点钱在城中村最边缘租了一个由楼梯间改造的出租屋栖身,伤口感染的高烧在退烧药和抗生素的作用下稍有缓解,但虚弱和疼痛依旧。
这天,房东破旧的电视机里,本地新闻频道正在播放午间新闻。
突然,一张照片占据了屏幕!是她!是那天在污秽巷子里,蜷缩着、断指裹着肮脏纱布、脸颊烧红的照片!触目惊心!《断指女工的血泪控诉:谁在吞噬我们的血肉?》——本台记者苏晴独家报道!
女主播用沉痛而愤怒的语调念着导语:“……在冰冷的机器旁失去两根手指,却遭遇工厂推诿责任、高利贷趁火打劫、黑中介压榨驱逐!一位名叫陈招娣的女工,用她残缺的手和绝望的遭遇,撕开了血汗工厂与非法借贷勾结的冰山一角!请看本台记者苏晴的深入调查!”
接着是苏晴出镜的画面,背景就是那条污秽的巷子。她神情严肃,语速很快,充满感染力:“……我们看到,陈招娣的遭遇并非个案!其背后是监管的缺失、资本的贪婪和对底层劳动者生命的极端漠视!‘安心助’披着医疗援助的外衣,行高利贷之实;‘永乐电子配件厂’罔顾安全生产,推卸责任;而像‘招财劳务’这样的黑中介,更是吸食工人血肉的毒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还陈招娣们一个公道!”
新闻还配上了模糊处理的“安心助”合同局部、肥婆作坊外景,以及陈莹断指和虚弱躺在小巷的画面。冲击力极强。
新闻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都市晨报》的报纸头条、网站首页、短视频平台热点,全是“断指女工陈招娣”的报道!苏晴的名字和照片频繁出现,她成了“为民请命”的正义化身。网络舆论沸腾,声讨工厂、高利贷和黑中介的声浪铺天盖地。
苏晴再次找到了蜷缩在楼梯间的陈莹。这次她带来了更多食物、干净的衣物,甚至一盒进口的消炎药。她脸上带着成功报道后的兴奋和关切。
“招娣!看到了吗?我们的报道引起轰动了!全社会都在关注你!都在为你声讨那些混蛋!”苏晴握着陈莹没受伤的右手,语气激动,“你放心,我己经联系了法律援助中心!他们愿意为你提供免费援助,起诉工厂和‘安心助’!还有好几家公益组织联系我,说要给你捐款,帮你安装好的义肢!你的苦日子到头了!”
陈莹看着苏晴真诚的眼睛,听着那些充满希望的承诺——“法律援助”、“起诉”、“公益捐款”、“好的义肢”……心中那微弱的火苗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希望猛地吹旺了! 巨大的冲击让她身体微微发抖,干涩的眼眶再次。
“谢…谢谢你,苏记者…真的…”她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
“别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正义虽然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苏晴正义凛然,又详细询问了她现在的状况,拍了几张她“状况好转”但依旧显得凄苦的照片,并承诺很快会带律师和公益组织的人来看她。
接下来的两天,是陈莹在这一世从未感受过的“热度”。有自称公益组织的人送来少量生活用品;有零星的媒体循着报道找来想采访,都被苏晴以“保护当事人,统一发声”为由挡了回去;网络上关于她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苏晴每天都会打一个电话,语气依旧热情关切,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告诉她“事情正在积极推进”,让她“充满希望”。
陈莹真的开始“充满希望”了。她强迫自己多吃东西,努力活动虚弱的身体,配合苏晴偶尔的补拍。断指的疼痛都减轻了许多。或许…或许这一次…真的能不一样?这缕希望的光,前所未有的明亮。
然而,这“光明”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天。
第西天早上,苏晴的电话没有如常打来。陈莹等到中午,忍不住拨过去,响了几声被挂断。再拨,关机。
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爬上心头。她拖着虚弱的身体,走到城中村入口一个卖早点的摊子前,摊主的小电视正放着早间娱乐新闻。
“爆炸性独家!顶流夫妻深陷海外代孕风波!疑遭巨额勒索!婚姻破裂在即!”
屏幕上,赫然是苏晴的照片!她正站在机场背景板前,神情亢奋,语速飞快地对着镜头说着什么,字幕滚动着:“……《都市晨报》首席记者苏晴己飞抵XX国,将为您带来此代孕风波第一手内幕!更多劲爆细节,锁定苏晴专栏!深度追踪!持续更新!”
紧接着是各种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推送截图,热搜榜首己经变成了#L姓明星代孕# #苏晴海外首击# 。而“断指女工”的话题,早己跌出热搜前五十,如同被丢弃的旧报纸,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莹僵立在早点摊前,耳边是摊主和食客们兴奋议论代孕八卦的声音,嗡嗡作响。她看着屏幕上苏晴那熟悉又美丽的脸,看着那彻底取代了她苦难故事的娱乐头条……
她全明白了。
她那用断指和血泪换来的“热度”,她那被当作希望之光的“关注”,在更具爆炸性、更能吸引眼球、更能带来流量的“明星代孕”丑闻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苏晴的“正义凛然”、“为民请命”,都只是为了完成一篇轰动性的报道,获取职业资本和流量!报道完成,热度达到顶峰,她的“使命”就结束了!当新的、更大的“猎物”出现时,她毫不犹豫地抽身而去,甚至懒得敷衍一句告别!那些“法律援助”、“公益捐款”、“安装义肢”的承诺,如同阳光下美丽的肥皂泡,瞬间破灭,连一丝水汽都没留下!
“呵…呵呵…”陈莹喉咙里发出几声破碎的声响。没有愤怒的嘶吼,只有一种冰冷彻骨的、洞悉一切的荒诞和死寂。那刚刚燃起、曾被吹得无比明亮的希望之火,被这现实的冰水彻底浇灭、碾碎成灰烬。
手指又开始疼了,她默默地转过身,拖着虚弱疼痛的身体,一步一步,蹒跚地走回那个阴暗冰冷的楼梯间。狭小的空间里,只有苏晴留下的那盒还没吃完的消炎药,静静地躺在破草席上,像一个巨大的、无声的嘲讽。
希望来过吗?
来过。
像一道刺目的闪电,短暂地照亮了深渊,然后,留下更浓重的黑暗。
而苏晴,就是那个举着灯,将她引到悬崖边,再亲手将灯吹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