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 第4章 林间偶遇

第4章 林间偶遇

加入书架
书名:
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作者:
爱吃蒜蓉茄子
本章字数:
6618
更新时间:
2025-07-08

蝉鸣在枝桠间织成密网,那清脆的声响如同细密的丝线,在苏明薇耳边环绕。她抹了把额角滚烫的汗,那汗珠顺着指尖滑落,触感黏腻,然后把衬衫的袖子往上卷了卷,粗糙的布料着手臂,带来一丝凉意。

军区家属院后墙的铁栅栏有些松动,苏明薇侧身挤过去时,书包的肩带勾住了锈迹,“嘶啦”一声扯开道小口,那刺耳的声音在寂静的林间格外清晰。蹲下身扯了扯,手指触碰到书包上粗糙的布料,这书包还是上同桌林小满用过的旧包送给她的。

“说什么‘你总用帆布包太老气’,”她嘀咕着首起腰,指尖拂过书包上歪歪扭扭的绣花,那绣花的纹理在指尖若有若无,“倒比我的帆布包还不禁造。” 山风裹着松针的清香扑来,那清新的香气瞬间填满鼻腔,她的心情跟着轻快起来,发丝被风轻轻吹动,痒痒地拂过脸颊。

最近校园里总有些闲言碎语,说她“走后门进体验营”“父亲是军区参谋长才被王教员看重”。

那些话语仿佛嗡嗡的苍蝇,在她耳边挥之不去。攥了攥书包带,那书包带在手中勒出一道道痕迹,里面装着素描本和半盒水彩——这是她能躲开那些眼神的唯一办法。

上周在图书馆翻到本《风景写生技法》,封皮上画着层叠的绿山,那绿色仿佛能从纸上流淌出来,她盯着看了半节课,今天无论如何要去山脚那片坡地试试。

转过弯,小道被野蔷薇丛挤得只剩半尺宽。她踮着脚往里挪,脚下的泥土软软的,带着潮湿的触感。忽然听见灌木丛里传来窸窣声,那声音像是有人在草丛中蹑手蹑脚地移动,让她的心跳陡然加快。

顿住脚步,心跳漏了一拍——这地方平时少有人来,上回村角下的李奶奶还说山后有野狗。

枝叶晃动的间隙里,她看见抹迷彩。

那是个穿作训服的年轻男人,脸上涂着深绿和土黄的油彩,正猫着腰往林子里钻。他的作训靴踩断了根枯枝,那脆响如同炸雷,惊得苏明薇后退半步,脚底的石子硌得她生疼。

男人猛地抬头,眼神像淬了冰的刀尖,扫过她的瞬间又迅速低下去,动作利落地闪进更密的树丛里。

“等等!”苏明薇喊了半句又咽回去。

苏明薇望着男人消失的方向,喉结动了动——父亲常说,军人执行任务讲究“令行禁止”,可这人怎么像在躲什么?

作训服袖口沾着草屑,裤腿还挂着片带刺的苍耳,那苍耳的刺扎在皮肤上,隐隐作痛,哪有正规军人这副模样?

知道这样怀疑一个军人可能不对,但那人的行为实在反常,真正执行任务的军人,行动应该是光明磊落、有迹可循的,这人的行为明显不符合这些特征。

山脚下的村庄飘着炊烟,那袅袅的炊烟如同白色的丝带,在空气中缓缓飘荡,村支书老周正蹲在晒谷场剥毛豆。

那毛豆荚在他手中被剥开,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明薇跑过去时,刘海全黏在额头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咸咸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小本子被攥得发皱:“周叔,山里有可疑的人!穿迷彩服的,一个人鬼鬼祟祟……”

“啥?”老周“啪”地放下毛豆筐,那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村庄格外响亮,站起身时带翻了竹筛,青豆骨碌碌滚了满地,那青豆滚动的声音如同珍珠散落。

上个月县武装部刚下来通知,说要严防逃兵和特务。

他抄起靠在墙根的锄头,冲院外喊,“柱子!二牛!带家伙跟我上山!” 苏明薇跟着跑,心跳得耳膜发疼,那剧烈的心跳声在耳边如同战鼓轰鸣。

山路上很快响起“当当”的锣声,夹杂着刘支书的吆喝:“都出来!抓坏人嘞!”

苏明薇跟着往回跑,心却渐渐沉了——刚才那男人虽然眼神冷,但动作里带着股子利落劲,倒像父亲说的“兵痞子”,不像逃兵。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锣声己经惊飞了林子里的麻雀。

他们在半山腰的松树林里找到了人。

七八个村民举着锄头,把三个迷彩服男人围在中间。为首的正是刚才那个男人,他的迷彩服右肩多了道撕开的口子,应该是刚才躲避时刮的。他身边站着个寸头男人,腮帮子绷得像块铁,正用眼神剜苏明薇。

刘明朗眉心拧成个结,他心中满是无奈自己执行个训练任务,怎么就被老百姓误会成逃兵了呢。

这次隐蔽渗透训练他带了两个兵,本计划从东侧溪涧绕到山坳的“敌营”,哪成想被这群举着锄头的村民搅了局。

“排长,怎么办?”张强从灌木丛里探出头,作训帽压得低低的。

刘明朗摸了摸晒得发红脸上的伪装油彩。当他看清苏明薇的模样时,心中猛地一震。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上次和叶庭州坐火车归队时那个女孩眼中透着无助与迷茫,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那紧紧护包场景好像还在眼前,没想到在这山里还能再次遇到她。

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刚刚还被她当成逃兵要抓呢。明朗双手抱臂,目光扫过她胸前——军医大学体验营的纪念章在太阳下闪了闪,嘴角微微上扬,调侃道:“哟,丫头,咱又见面啦。”

苏明薇一怔:“叫谁丫头呢!”刘明朗才想起来,他脸上涂满了油彩!

“你们偷偷摸摸在山里乱窜,是干嘛的?” 苏明薇的后颈蹭到了背包带的破口,那粗糙的边缘摩擦着皮肤,有点痒。

她挺首腰板,小本子“啪”地拍在掌心,那清脆的声响在空气中散开:“你穿得像士兵,却一个人跑进深山,没带武器没打报告,我以为你在逃兵役。

“逃兵役?”寸头男人孙安冷笑一声,“我们执行隐蔽任务,见到人肯定要绕路。小丫头片子,懂不懂军事战术?”

张强也在旁边嗤笑:“城里来的学生妹,懂什么叫隐蔽训练?”

“隐蔽训练?”苏明薇双手叉腰,眼睛瞪得溜圆反驳道:“隐蔽训练会选正午?松针在太阳下反光,你们的迷彩早被晒得发亮了。你们呀,就像一群大白天出来的‘隐形人’,可太好发现啦。”

这时候啊,刘明朗心里就寻思着,火车上这女孩还挺较真儿的呢。虽说误会自个儿了,可观察得那叫一个细致。

他就想起早上队长拍着他肩膀说“现在的老百姓可机灵着呢”,嘿,还真被队长说准了。

“我们是南方军区‘猎鹰’小队,执行隐蔽渗透训练。”他从口袋里摸出证件,那证件在他手中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证明。”

老周凑过去看了眼,立刻缩着脖子往后退:“对不住对不住,咱庄稼人不懂这些……”

苏明薇没接话,低头翻着本子,铅笔尖戳在“油彩覆盖下颌至眉骨”那行字上:“那你脸上的油彩为什么不涂耳后?

我爸说真正的特种兵会连耳后都涂匀,防止反光。”她抬起眼,眼神中带着质疑,又俏皮地补充道:“你是不是偷懒啦?” 刘明朗一怔。

心里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确实是偷懒了。

他确实偷懒了——张强今早帮他涂油彩,说“耳后反正看不见”,他也就没纠正。

山脚下突然传来尖叫,“救火啊!老王家柴房烧起来了!”

苏明薇猛地抬头。

浓烟正从村东头冒出来,随风飘来焦糊味。

刘明朗转身就跑,边跑边喊:“张强,孙安跟我来!”

苏明薇跟着冲过去。

老王家的柴房堆着半人高的干玉米秆,火舌己经舔到了屋檐。

刘明朗扯下老乡晒的衣服,蘸了水缸里的水捂住口鼻:“婶子!快离开这里!”

“我孙子还在里屋!”王婶哭着要往火里冲,刘明朗一把拽住她:“您告诉我孩子在哪!”

“西屋炕上!”

刘明朗猫着腰冲进屋子。

烟呛得他睁不开眼,他摸索着爬到炕边,摸到个滚烫的小身子——是个三西岁的男孩,额头烫得吓人,胳膊上起了水疱。

把孩子护在怀里,用湿袖子盖住他的脸,跌跌撞撞往外跑。

“接孩子!”他把人递给外面的婶子,又转身冲进厨房。

灶台上的油桶还在烧,他抄起锅盖扣上去,又把案板上的土豆往火里扔——淀粉能隔绝氧气。

等火终于被扑灭,刘明朗瘫坐在墙根

苏明薇这才注意到,那个排长的迷彩服全湿了,头发滴着水,左脸有道红印——应该是救火时被火星溅的。

“我那有磺胺软膏,要不给你涂……”

“不用!小伤回去处理。”刘明朗摆手。

张强走过来,递给他个军帽:“队长,该回营地了。”

刘明朗没再说话。

他站起身,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苏明薇也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

山风掠过她的发梢,带来阵阵松涛声。

她望着刘明朗的背影,突然觉得他刚才说“隐蔽训练”时,眼里有团火——和父亲看军事地图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明薇丫头!”刘支书从屋里探出头,“王婶让你去吃煮鸡蛋!”

苏明薇应了一声,转身往村里走。

她走了两步,忍不住回头。

刘明朗正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军帽檐压得低低的,看不清表情。

但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正落在自己后背上,像道温暖的、带着刺的光。

天色渐渐暗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