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 第13章 象牙塔里的硝烟

第13章 象牙塔里的硝烟

加入书架
书名:
八十年代:军徽下的炽烈与坚守
作者:
爱吃蒜蓉茄子
本章字数:
583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军训的号声与尘土仿佛还在耳边、鼻尖萦绕,转眼间,军医大学的生活便正式按下了专业学习的启动键。

夏日最后的暑气被10月的冬风驱散,校园里梧桐叶开始泛黄,空气中弥漫着油墨书香和消毒水混合的独特气息。

205宿舍,这间承载着六个年轻女孩梦想与摩擦的方寸之地,气氛正经历着微妙的转变。

李心雨坐在靠窗的书桌前,脊背挺得笔首,正一丝不苟地整理着刚发下来的《人体解剖学》讲义。阳光透过玻璃,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她的动作很轻,几乎不发出声音。军训野外拉练那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苏明薇苍白着脸、被刘明朗背回来的画面,以及周若琳当时闪烁其词、刻意回避的眼神,像一根细小的刺,深深扎进了李心雨的心里。

她清楚周若琳对苏明薇的受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出于维护宿舍表面平静的考虑,她选择了沉默,将那份不满和失望深深压入心底。她不再主动与周若琳分享零食,不再像最初那样热情地接她的话茬。

然而,“同学间应互助”的朴素理念根植于心。当王蕊蕊拿着习题册愁眉苦脸地过来请教,或是谢春花怯生生地问某个拉丁文单词的发音时,李心雨总会立刻放下自己的事,耐心讲解,笔记和资料也毫无保留地共享。她的疏离,只针对周若琳一人。

此刻,宿舍中央,周若琳正对着墙上的小镜子整理军装的领口。镜中的女孩眉目明艳,带着一股被娇惯出来的、不容置疑的优越感。她放下镜子,拿起桌上那本崭新的、用进口铜版纸印刷的精装版《格氏解剖学》(英文原版),姿态优雅地翻开,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全宿舍听见:“哎,陈教授今天讲的门静脉系侧支循环,我觉得还可以结合最新的介入放射学进展来理解……”她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斜对面苏明薇的床位。

苏明薇正伏案疾书,整理着课堂笔记。她的书桌异常整洁,除了必要的书籍文具,别无他物。听到周若琳的话,她笔尖未停,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作为回应,头也没抬。周若琳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色,随即又扬起更明艳的笑容,转向其她人:“蕊蕊,你说是不是?这种前沿视角,考试说不定就考到了呢!”

王蕊蕊正盘腿坐在自己床上,嘴里叼着根铅笔头,对着摊开的解剖图谱抓耳挠腮,闻言立刻像得救了一般:“啊?对对对!若琳你懂得真多!快给我讲讲,这肝门静脉的属支我老记混……”她性格爽朗,是宿舍天然的粘合剂和开心果。察觉到周若琳有意无意总想压苏明薇一头,也敏锐地捕捉到李心雨那份沉默的疏离,她本能地感到气氛需要活跃。“哎,同志们!周末咱们去服务社改善伙食吧?听说新到了一批水果罐头!”

蒋心依正靠在自己床头,利落地擦拭着一双洗得发白的作训鞋。她动作干脆,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劲儿。听到王蕊蕊的提议,她抬起头,英气的眉毛一挑:“行啊,我正好需要补充点针线。”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宿舍的每个角落,像一名沉默的哨兵。周若琳和苏明薇之间那无形的张力,李心雨沉默的坚持,她都看在眼里。只要这暗流不涌上台面,她便保持观察。但若有火星溅起,她会是第一个用行动泼水降温的人。

谢春花则蜷缩在自己靠门的下铺角落里,捧着一本旧课本,看得极其认真,仿佛要把每个字都吃进去。她几乎不参与讨论,只是偶尔抬起眼,怯生生地、飞快地看一眼周若琳,又看一眼苏明薇,随即像受惊的小鹿般迅速低下头,更专注地盯着书本。她是宿舍里最安静的存在,也是所有微妙气氛最敏感的接收器。

苏明薇终于合上笔记本,站起身。她的神情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周若琳的“学术展示”和王蕊蕊的“罐头提议”都只是背景杂音。“我去趟教研室,帮老师送份材料。”她拿起桌上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语气如常。

周若琳看着她干脆利落出门的背影,捏着书页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

教师办公楼里弥漫着旧书、粉笔灰和淡淡消毒水的混合气味。走廊空旷安静,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苏明薇刚走到三楼楼梯拐角,差点与一个正低头快步下楼的瘦高身影撞个满怀。

“哎哟,小心!”对方敏捷地侧身避让,手里一摞厚厚的讲义差点散落。

“对不起!”苏明薇连忙道歉,定睛一看,不由得怔住,“……王老师?”

眼前穿着洗得发白、领口磨得起毛的旧军便装,戴着副厚厚眼镜的男人,正是她高中时校医务室那位沉默寡言、却允许她整理《战地急救手册》医学笔记的校医——王老师!

王军扶了扶滑落的眼镜,看清苏明薇,严肃刻板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种故人重逢的温和:“苏明薇?是你啊!”他上下打量着她崭新的军医大学学员肩章,镜片后的眼睛里流露出真切的欣慰,“好,好!考上军医大了!不错!”

“王老师,您怎么在这里?”苏明薇惊喜地问。

“哦,”王军拍了拍怀里那摞讲义的封面,苏明薇瞥见上面印着《系统解剖学》的字样,“我本来我就是这儿解剖教研室的老师,因为前阵子爱人怀孕反应大,实在没法坚持上班,我就临时去你们高中代了几个月班。”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解剖教研室!苏明薇的心猛地一跳,一个清晰的预感浮现。

果然,王军接着说道:“这学期,我正好担任你们新生班的解剖学主讲教员。”

巨大的惊喜和一种宿命般的奇妙感瞬间攫住了苏明薇。她看着眼前这位面容严肃、眼神却透着学者专注的老师,高中时在医务室小屋里,对着那本泛黄的《战地急救手册》和借来的医学书籍,如饥似渴摘抄笔记、向他请教问题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时他话不多,却总能在关键处给予精准的点拨,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识,经由他手,仿佛有了生命,在她心中种下了不可磨灭的种子。

“王老师!”苏明薇挺首脊背,郑重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神清澈而炽热,“谢谢您!高中时在医务室,您让我整理的那些笔记,特别是那本《战地急救手册》……”她顿了顿,声音带着真挚的感激,“让我第一次真正触摸到医学的门槛,明白了它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关乎战场上的生命存续。是您让我对医学,尤其是解剖学,产生了无法抑制的兴趣和更深的渴望。”

她深吸一口气,迎上王军镜片后审视却温和的目光,语气坚定:“能再次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幸运。请您放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尤其是解剖学领域,我希望能真正钻进去,学深学透!”

王军听着她清晰有力的表达,看着她眼中那份毫不作伪的热情和坚定,严肃的嘴角终于向上弯起一个明显的弧度。他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赞许和鼓励:“保持这份热情和专注,很好。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石,枯燥,但至关重要。记住,面对每一块骨骼、每一条血管、每一束神经,都要心怀敬畏,如同面对生命本身。”他顿了顿,给出一个具体的建议,“先把课本的基础结构吃透,图谱对照着看,死记硬背是第一步。等大体标本开放了,多上手,多观察,把平面的图印成立体的‘地图’在心里。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教研室找我。”

“是!谢谢老师!”苏明薇用力点头,感觉胸腔里充满了力量。这次意外的相遇,像一道明亮的光,穿透了开学初期的迷茫,清晰地照亮了她前行的方向。手中的文件袋似乎也变得更轻,更有意义了。

告别王老师,苏明薇走下楼梯。夕阳的金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满长长的走廊。她步履轻快而坚定,心中那簇名为理想与热爱的火焰,被这次重逢彻底点燃,熊熊燃烧起来。她知道,属于她的真正的征途,此刻才真正开始。而205宿舍里那些微妙的硝烟,暂时被这份沉甸甸的信念压在了心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