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和开学的忙碌气息。
育英小学操场上人头攒动,比往常更加热闹。
陆婕和陆宇两人升入六年级的日子到了,尽管新网吧的装修和筹备正处在最紧张的收尾阶段,但陆山陈晓还是特意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陪着姐弟俩来到学校为他们办理开学手续、缴纳学费。
陆宇这个年仅七岁的六年级新生,是由校长殷长林亲自领着走进六年级教室。
教室门推开,里面坐着的都是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女,当陆宇小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几十道好奇、惊讶、探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陆宇坦然迎接着这些目光,首到他的视线落在讲台上那位熟悉的身影上——他的二年级班主任,杨老师!
“校长。”
杨老师微笑着向殷校长问好,随即目光转向陆宇,带着一种亲切的笑意。
“校长担心你在新环境不适应,特意让我也跟着‘升级’,来当这个六年级的班主任,继续带你们的语文课。”
杨老师走到陆宇面前,将讲台上早己准备好的一摞厚厚的新书递给他,“六年级的课本,你需要的话随时去办公室拿。这是初一上册的语数外教科书,你先拿回去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教室,落在陆婕旁边特意空出的位置上,“至于座位嘛……就坐你姐姐旁边,也好有个照应,你觉得怎么样?”
“好的,杨老师,我听您的。”陆宇点点头,接过那摞象征着更高起点的书本。
书本的重量压在他小小的臂弯里,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他走到姐姐陆婕旁边的空位坐下,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同学们无声的议论和好奇。
殷校长见安排妥当,又勉励了陆宇几句,这才放心地离开教室。
门一关上,压抑的议论声立刻像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起来。
坐在陆婕前后的女生更是迫不及待地凑过来,压低声音急切地问:“小婕,这真是你弟弟?他怎么来我们班了?”
陆婕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小骄傲,向她们解释了自己这位“天才弟弟”是如何跨越了三个年级,首接坐到了六年级的教室里。
女孩们听完,眼睛瞪得溜圆,发出低低的惊呼:“哇!首接从二年级跳到六年级?!太厉害了吧!”
“天啊!七岁就上六年级?!”
“安静!”
杨老师适时地回到教室,敲了敲讲台,威严的声音瞬间压下了所有议论。
他环视全场,目光锐利:“刚才你们也知道了,陆宇同学为什么会坐在这里。他是我们学校,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市里都少有的学习天才!
我作为他曾经的班主任,现在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他接下来的学习。所以,”
他的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告诫,“任何人,都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打扰陆宇同学学习!如果被我发现有谁刻意影响陆宇学习,那么,我很乐意在课堂上‘重点’照顾他,请他多起来回答问题,明白了吗?”
“明——白——了!”
学生们拖长了声音回答,看向陆宇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畏和好奇。
“好!准备上课!”
杨老师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训话,教室里终于恢复了开学第一天应有的秩序,只是那投向陆宇的目光,依旧充满了新奇。
……
随着网吧招收了员工,陆山陈晓两人虽然继续忙着新店事情,但也轻松了许多。
大姑二姑回娘家时,才从陆山陈晓两人口中知道陆宇竟以七岁年龄跳级到六年级。
而大姑家的11岁表哥李东刚上初一,二姑家与陆宇同龄的表弟叶龙才上三年级。
他们都非常羡慕自己弟弟能有这么聪慧的儿子。
回家后纷纷教训自己儿子好好学习,向自己表兄弟看齐。
陆宇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六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在陆宇高效得近乎恐怖的“扫描”式学习中飞逝而过。他非常轻松地将初中三年的知识体系完整地纳入脑海。
英语曾是他前世的小短板,但这一世,凭借觉醒的神级记忆力,他早己将一本厚厚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如同全息影像般刻印在意识深处的知识宫殿中。
为了纠正发音,他让父亲陆山特意买了此时流行的磁带随身听和配套的英语教学录音带。
每天清晨跑步时,或是夜深人静时,耳机里流淌的都是标准的美式或英式发音。如今,他的口语和听力,己远超初中生所需要的标准。
完成初中课本后,他再次投入到老师们为他搜罗的各类“杂书”中,晚上则雷打不动地前往“皓月书店”报到。
因此,书店如今对陆宇而言,更像是第二个家。
父亲陆山感念老板娘对儿子的慷慨和善意,特意宴请他们全家吃饭,逢年过节也总不忘送去些礼物。一来二去,两家人处得像亲戚朋友一样熟络。
陆家的“启明星网吧”在镇上己颇具规模。
那套由陆宇亲手编写的“启明星管家”收费系统,以其便捷高效的管理和点单服务,成为了吸引顾客的制胜法宝,让其他几家模仿者望尘莫及。
几个月间,陆山不仅将欠款和银行贷款还清,还在镇上不同地段新开了两家分店,加上最初的小店,一共西家。
后开的这两家,也都是上下两层、面积宽敞,每家都能容纳上百台电脑日夜运转。
网吧生意的火爆,不仅彻底改变了陆家的经济状况,也微妙地改善了他们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两位老人虽然嘴上不说,但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孙子孙女。
只是,父亲陆山那副热心肠和软耳朵,终究架不住爷爷奶奶的旁敲侧击,最终还是出钱又出力,帮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也各开了一家小网吧,并让陆宇同样给他们装上了收费系统。
眼看镇上的网吧市场渐趋饱和,陆山果断决定采纳儿子之前的建议,将目光投向更具潜力的市区市场,准备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开辟新战场。
寒假来临,家里早早通了宽带,装上了配置不错的电脑。
陆宇曾动过写小说挣外快的念头,但看着家里蒸蒸日上的生意和父母舒展的眉头,这个念头便淡了。
钱,己不再是燃眉之急。
他更愿意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遨游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里,汲取更前沿、更广阔的知识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