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微信转账500万
苏黎停住。
虽然说这老爷子爱给她拉红线,但是从治疗到现在对她的态度都挺好的。
苏黎不是没有良心的人,每次厉老爷子在她来之前准备的茶水果盘和临走时都会让保姆给她准备小礼物,这些她都看在眼里,所以每一次给老爷子治疗时也特别的尽心尽力。
相亲她可以拒绝,但给老爷子连个联系方式都不留有点太无情了。
苏黎无奈,最终还是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下,报出了自己的微信号。
老爷子眉开眼笑地加上,顺手转了500万:“诊费!不准退回来!”
苏黎:“……”
这老爷子,真是任性得让人没脾气。
Z国,总理府会议厅。
厉晏琛看完最后一份文件,抬手看了眼时间。
下午五点,那个“陈医生”应该已经离开厉家了。
周凛低声汇报:“厉总,刚接到李妈的电话,老爷子那边陈医生已经走了,治疗很顺利。”
厉晏琛眸色微暗:“她长什么样?”
周凛一愣:“李妈只说是个年轻姑娘,陈小姐给老爷子治疗时戴着口罩,她没看清脸。”
厉晏琛指尖在文件上轻敲,若有所思。
戴口罩?
是巧合……还是刻意隐藏?
他拿起手机,拨通老爷子的电话。
“爷爷,那位陈医生,有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老爷子得意洋洋:“当然有!我还给她转了500万诊费呢!”
厉晏琛挑眉:“您倒是大方。”
老爷子哼笑:“臭小子,你别想套我话!人家姑娘明确说了,对你没兴趣!”
厉晏琛:“……”
他揉了揉眉心,挂断电话。
看来,只能等下次了。
云顶华府公寓内,苏黎站在落地窗前,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浏览着最新的商业地产信息。
沈家的铺子从上次被沈云驰打断后迟迟没有下文,苏黎觉得也没必要再等。
她现在手头资金充足,厉老爷子转的500万诊费加上之前的积蓄,足够她在市中心最好的地段盘下一间位置优越的商铺。
苏黎拨通平板上属意的店铺名下留的号码。
电话铃声响了一会儿。
对面接通了。
“喂,您好?”
苏黎声音冷静:“你好,我在看房软件上看中了你们金融街27号的那间临街商铺,今天能去看房签合同吗?”
电话那头的房产中介语气热情:“当然可以!小姐,您眼光真好,这间商铺无论是地段还是客流量都是顶级的,不少医美、高端诊所都在抢……”
苏黎没什么耐心听他这些废话,跟他约了一个时间去看房,对方非常热情的同意了。
“那就一小时后见。”
挂断电话,她拎起外套出门。
两小时后。
苏黎站在新购置的商铺内,环视四周。
宽敞的店面,采光极佳,后间还有独立的诊疗室和储存间,完全符合她的需求。
为了避免像上次那样被沈云驰打断,苏黎这回拍板定案十分迅速,她看的都是精品商铺,价格不菲,一些硬装问题上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就这里了。”
苏黎和中介签了合同。
又让他介绍了装修团队,把自己的装修诉求说明白后,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了。
回到公寓,苏黎打开电脑,登录暗网。
打开之前标注的那几个想要接诊的病人。
对比筛查下,苏黎选了第二个案例。
这个患者背景复杂,病情棘手,但报酬极高,而且……对方承诺提供一些“特殊医疗资源”。
是某个领域的研究人员。
对方请求他出诊的信息表达的十分真诚和急切,看用词上不像是会纠缠难搞的人。
苏黎眸光沉静,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回复:【我可以接你的案子,但我有两个条件。】
出乎意料,对方可以说是秒回,看样子也是一直蹲守在电脑面前:【请讲。】
【第一,诊疗地点由我定。】
【第二,我要先看完整的病历和你在医院的身体体检报告。】
苏黎的要求都不难。
几秒后,对方发来一个加密文件包。
苏黎点开,快速浏览。
从对方发来的身体体检报告上看,这是一个患有晚期神经毒素侵蚀,同时伴随着脏器衰竭,典型的长期中毒症状。
她眯了眯眼。
这种病例,对普通医院来说确实有点难以根除。
但对苏黎来说配合针灸放血,中药也能根除恢复。
难度不算太大。
苏黎回复,给他报了自己店铺的地理位置:【下周三,金融街27号。】
对方立刻确认:【定金已转。】
手机震动,银行到账提示。
200万。
暗网上的人都不缺钱,这个案子总价700万。
这三个案子全部治疗完,苏黎就有一次不小的存款了。
到时候……
苏黎关掉电脑,起身走向阳台。
夜风微凉,她望着远处璀璨的城市灯火,眸色深沉。
四天后。
金融街27号,一家新装修的中医馆低调开业。
苏黎站在门口,仰头望着黑底金字的招牌,上面刻着“清源堂”三个大字。
简约大气的门头,没有花哨的装饰,只在右下角刻了一枚小小的银针图腾。
推门而入,室内光线柔和,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药香。
前厅以原木色为主,摆放着几张藤编座椅,茶几上搁着几本养生杂志,乍一看像是普通的中医理疗馆。
但往里走,隔断墙后却另有乾坤。
VIP诊疗室采用全隔音设计,入口隐蔽,出入都需要开锁关锁。
药材柜嵌入墙体,拉开是上百个小抽屉,分类存放着名贵药材。
针灸区的屏风可随时闭合,确保患者隐私。
苏黎指尖抚过红木药柜,满意地点头。
苏黎当时请的装修团队是全包的,包括装修和装修过后的卫生清理,所以现在清源堂开业剪彩过后就可以开始营业了。
苏黎没有在清源堂呆多久,把门锁关上。
苏黎前往城南中药材市场。
她戴着鸭舌帽,穿梭在拥挤的摊位间。
“姑娘,买点啥?新到的野山参,补气最好!”摊主热情招呼。
苏黎停在摊贩门前,拿起一根参须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忽然皱眉:“这参熏过硫磺吧?”
摊主脸色一变:“哎哟,您这说的什么话!我这可是长白山正宗野山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