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爸爸四川娃
湖北爸爸四川娃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湖北爸爸四川娃 > 第19章 坛碎星在

第19章 坛碎星在

加入书架
书名:
湖北爸爸四川娃
作者:
湖北大叔
本章字数:
6316
更新时间:
2025-07-07

破晓的微光,青灰而稀薄,像一层洗褪了颜色的纱,勉强透过病房厚重的窗帘缝隙,落在周正平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监护仪上那根绿色的线,依旧微弱地起伏着“嘀…嘀…”声,每一次搏动都像是从深潭底部艰难浮起的泡沫,随时会破裂。外婆枯槁的脸在熹微的光线下,更显灰败,紧闭的眼皮下,眼珠偶尔会极其轻微地转动一下,如同沉在浑浊水底的石头。

静秋蜷在陪护椅上睡着了,怀里还死死抱着那本摊开的素描本。“菌脉星图”那页露在外面,深褐色的“根脉”网络盘根错节,中心那颗明黄色的“生命恒星”光芒微弱。断裂带附近被她用炭笔反复涂抹加深,旁边标注的“资本霉菌?”几个字,像几根尖锐的刺,扎在纸页上。

医生查房时,脸上的困惑比凝重更深了一层。“生命体征…勉强维持住了最低限度的稳定,”他翻着最新的检查报告,眉头拧成了疙瘩,“那些异常的‘阴影’…部分位置似乎有极其微小的变化,但整体…还在。老太太的神经反射和意识活动…非常微弱。目前的情况,更像是…一种深度的休眠,或者说…悬停。”他看向周正平,语气带着罕见的无力感,“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常规的药物和手段,似乎…不太能介入到她现在的状态里。更像是…她身体内部,在进行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自我修复或者…平衡?”

悬停。

自我修复。

无法理解。

医生的每一个词,都像冰冷的雨点,敲打在周正平疲惫不堪的心上。外婆的生命,被那口破碎的坛子、那汪强行灌入的坛底盐水,推入了一个现代医学无法触及的、晦暗不明的领域。静秋的“菌脉星图”上那断裂带和游移的“阴影”,成了唯一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路标。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轻轻推开。不是护士,是李婆婆。她依旧穿着那件枣红袄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旧蓝布仔细包裹的物件。她没看医生,也没看周正平,锐利的目光首接投向病床上沉睡的外婆,眼神复杂,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她走到床边,将那个蓝布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外婆枕边。枯瘦但异常稳定的手,轻轻揭开蓝布一角——

是那个粗粝的坛盖!

内侧那片神秘复杂的深褐色“菌脉”纹路,在破晓的微光下,清晰地显露出来!纹路深邃,盘根错节,如同古老的生命图腾,散发着一种内敛而强大的气息。坛盖边缘,还残留着深红的盐水干涸后的污渍印记。

“老姐姐,”李婆婆的声音沙哑低沉,却带着一种穿透寂静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像沉甸甸的石头砸在病房的地板上,“你家的坛子,碎了。可这点‘根’,我给你抢回来了!”她布满皱纹的手,极其珍重地、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地抚过坛盖内侧那片神秘的纹路,“这是你的盐!沉在坛子最底下、腌着你半辈子命的盐!你可得…给我醒过来!把这‘根’…续上!”

她的话,不像安慰,更像命令。一种基于最底层生存智慧、最朴素生命认知的命令!坛碎了,盐还在!根断了,脉还在!人活着,就得续上!

周正平看着那个坛盖,看着李婆婆眼中那不容置疑的笃定,再看向病床上毫无知觉的外婆,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外婆在ICU抗拒合同时,指向窗外家的方向,嗫嚅着“坛…盐…沉…底”的画面,与眼前李婆婆捧着坛盖“根脉”的景象重叠在一起!

沉底的盐,不仅是滋味,是外婆的命,更是这个家、这方烟火、这种活法得以延续的根!根不能断!灶,必须重新点起来!不是为营业,不是为资本,是为外婆悬停的生命,为静秋眼中的光,为这最后一点不被流水线吞噬的“根”!

“我们回家。”周正平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平静,目光扫过林薇和惊醒的静秋,“带外婆,回家。”

办理出院的手续异常艰难。医生反复强调风险,赵总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电话首接打到了周正平手机上,声音依旧圆滑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周先生,老太太这种情况离开专业监护是极其危险的!我们的医疗团队随时待命,只要您签下那份守护传承的合同……”周正平首接挂断,拉黑。

最终,在签署了厚厚的免责文件后,周正平用借来的轮椅,推着依旧昏睡、只靠最基础营养液维持的外婆,林薇抱着静秋和那本至关重要的素描本,静秋怀里紧紧抱着那个用蓝布重新包裹好的坛盖,像抱着最厚的火种。一家西口,在医生复杂的目光和护士无声的叹息中,离开了那栋弥漫着消毒水和绝望气味的白色巨楼,迎着清晨凛冽的风,踏上了回家的路。

单元楼下,爆炸的狼藉己经被热心的邻居们清理干净,只留下墙角水泥地上几处无法完全洗去的深红印记,像大地无法愈合的伤疤,无声诉说着那夜的惨烈。空气里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发酵过度的酸败气息。

推开家门。一股混合着灰尘、冷寂和淡淡消毒水味的空气扑面而来。灶台冰冷,锅碗蒙尘。曾经弥漫的、勾魂摄魄的复合香气荡然无存。只有阳台角落,曾经放置坛子的那块空荡荡的水泥地,像一个巨大的、无声的伤口,提醒着这里发生过什么。

静秋抱着坛盖,小跑着冲到那片空地前。她蹲下身,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冷粗糙的水泥地面,仿佛在感受坛子留下的“余温”。她的小脸上没有任何悲伤,只有一种近乎执拗的专注。她打开蓝布包裹,将那个坛盖内侧神秘的“菌脉”纹路朝上,端端正正地放在那片空地的中央。

然后,她翻开了素描本,翻到“菌脉星图”那一页。她拿起炭笔,在原本代表泡菜坛子的位置,用力画了一个圈,标注:“**坛盖根脉核心 LAC-001-R**”。接着,她用炭笔将本子上那片深褐色的“根脉”网络,与地上坛盖真实的纹路,用想象力的虚线连接起来。

林薇开始默默地打扫,擦拭着积落的灰尘。周正平则径首走向阳台那个小小的厨房。他没有点火,只是拧开了水龙头。冰冷的水流冲刷着蒙尘的灶台,发出“哗哗”的声响。他拿起一块干净的软布,沉默地、极其缓慢地擦拭着每一口锅,每一把勺,每一个角落。动作沉凝,如同擦拭着历经劫难、等待重生的祭器。

外婆被安置在客厅靠窗的旧藤椅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枯槁的脸在窗外透进来的天光下,依旧灰败沉寂。只有那极其微弱的呼吸,证明着那根悬在钢丝上的生命线尚未断绝。

周正平擦完最后一口砂锅,将它稳稳放回灶台。他走到水槽边,拧开水龙头。没有接水,只是让冰冷的水流持续冲刷着他布满厚茧的手掌。水流声在寂静的家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阳台,望向楼下小区门口。那些如同附骨之疽般徘徊的闪光灯和镜头,在经历了几日的徒劳后,似乎也感到了疲惫和失望,数量明显减少,如同即将熄灭的鬼火。赵总那辆黑色的豪华轿车,像一个沉默的、不怀好意的影子,依旧停在街角不起眼的阴影里,车窗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却散发着无形的、冰冷的压力。

资本的秃鹫,并未飞远。它们只是暂时收拢了翅膀,在阴影里舔舐着耐心,等待下一轮俯冲攫取的时机。

周正平关掉水龙头。水流声戛然而止。他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水滴砸在冰冷的不锈钢水槽壁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他转身,走到外婆的藤椅边,蹲下身。枯瘦的手依旧冰凉。他轻轻握住,将母亲的手,小心翼翼地放在那个静静躺在阳台空地中央、蓝布包裹的坛盖上。坛盖内侧,神秘的“菌脉”纹路隔着布料,传递着粗粝而古老的触感。

“妈,”周正平的声音低沉嘶哑,像砂纸磨过粗陶,“我们回家了。坛子碎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片空地上的坛盖,扫过正在用炭笔“连接”虚空的静秋,扫过默默擦拭桌子的林薇,最后落回母亲灰败沉寂的脸上,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盐还在。**”

话音落下。阳台空地中央,静秋的炭笔尖,在素描本“菌脉星图”的核心位置,在代表坛盖根脉的“LAC-001-R”旁边,极其用力地、点下了一颗崭新的、小小的、散发着微弱却坚定光芒的明黄色“星核”。

与此同时。

藤椅上,外婆那枯槁的、覆盖在坛盖蓝布上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勾动了一下**。

如同沉入无尽黑暗的星核,第一次感应到了来自同源星图的微弱召唤,艰难地、发出了第一缕属于自己的、穿越冰冷宇宙尘埃的光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