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力一旦释放,必将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使帝国迅速迈向繁荣。
“系统,查看粮食储备!”
“叮!粮食储备”
六亿的食物储备,而每个农民仅需消耗五十点资源。
这意味着刘裕当前的储备足以支持生产一千二百万人次的青壮年劳动力。
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人力资源,然而刘裕却并未因此感到兴奋,反而略显忧虑。
在他看来,尽管六亿储备看似丰厚,但天下统一后,更多资源将陆续汇集。
目前这储备仅能新增一千二百万人,距离理想的六亿或八亿人口仍有不小差距。
这一千两百万分配到大汉的十七个州,影响微乎其微。
正当刘裕深思之际,原本己破六亿的食物储备竟再度激增。
“咦?”刘裕目光扫过突然升高的数据,随即望向殿外,此时长安城内桃花正盛放。
桃花绽放不仅预示新季节的到来,也标志着夷洲的粮草又将迎来丰收。
这片稻田堪称系统的奇迹之作,每年可收获三季,产量巨大且周期短。
此次暴涨正是夷洲新收成带来的成果。
当食物储量跃升至十亿时,刘裕终于松了口气。
这笔新增的资源足以为两千万农民提供保障,足以大幅提升大汉的实力。
思索片刻后,他果断向系统发出了指令。
系统提示:“在大汉十七州全面启动,同步建设总计两千万劳动力。”
“确保男女劳动力各占一半,数量均衡。”
随着刘裕指令下达,脑海中系统迅速响应。
城镇中心内,代表劳动力生成的进度条飞速闪烁。
每一格跃动间,一个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便从新建的城镇中心走出。
这些不仅有男性劳动力,还包括经过精心调配的女性劳动力。
短短时间内,大汉十七州新增两千万人口,为帝国注入新鲜血液。
然而,这一举措也让刘裕付出巨大代价——原本庞大的十亿粮食储备瞬间归零,只剩下两位数库存。
看着数字归零后的粮仓,刘裕陷入沉思。
即便掌控全国资源,供给速度仍不及消耗。
仅新增两千万人口,便耗尽所有储备。
若非和平时期,后果不堪设想。
刘裕意识到,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扩大粮食产能,否则难以支撑未来计划。
两千万劳动力投入后,刘裕发现粮仓余额己降至个位数。
仅凭新添人口,就耗尽多年积累。
即便坐拥天下财富,也难抵御如此高速消耗。
他明白,若无持续补给,国家将面临饥荒威胁。
如何快速提升粮食产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统一天下后,刘裕迅速行动,在安置两千名农民单位后,立刻打开系统地图。
尽管土地尽归己有,但要提升食物产量,仍需持续开垦农田。
然而,两千万农民的到来虽使大片农田得以开发,农田建设本身却也需要消耗大量粮食资源。
短期内,刘裕无法大规模扩展农田,只能耐心等待资源累积。
资源面板显示粮食正在快速增长,但刘裕仍感到焦虑,因为消耗速度依然快于积累。
仅靠现有农田获取资源还需时日。
与此同时,他将注意力转向日渐繁荣的交州广州港。
渔船频繁出海,满载各类鱼货回港;大型运输船则源源不断输送海产资源。
‘食物+9999’
‘食物+9999’
刚将视线聚焦于港口,刘裕就看到食物数量不断攀升,然而增速仍显不足。
尽管广州港己贡献海量粮食,但这不过是海洋资源的一角。
当前世界仍处于陆地争霸阶段,海洋资源利用几近空白,各大势力鲜少涉足。
历经千年沉淀,此刻正是海洋资源最丰盈之时。
身为穿越者,又有系统辅助,刘裕绝不会错失良机。
因此,这座集强大舰队与渔业产业于一体的广州港便应运而生。
为了保护海洋资源,避免因过度捕捞导致生态破坏,刘裕在近海区域推广养鱼业,持续获取资源。
然而,现今天下统一,仅依靠广州港等少数地点供应食物己显不足。
刘裕当前的港口数量屈指可数,但整个大汉疆域尽归其掌控,所有沿海地带均己开放,因此港口建设势在必行。
单个港口造价不过五千金,而刘裕现有资源高达九百多万,完全足以支撑大规模建设。
即便沿大汉海岸线全面铺设港口亦非难事,但他并未盲目行动,而是精心规划。
刘裕选择在青州、徐州、扬州等地的海岸线布局码头。
这些区域日后便是闻名遐迩的烟台等地。
“系统,按照我选定的位置建造码头。”
话音刚落,系统即刻从刘裕资源中扣除五万金。
眨眼之间,大汉海岸线上悄然崛起十座规模媲美广州港的巨型港口。
刘裕不禁感慨,这交易堪称超值——买码头赠港口,远胜诸多促销活动。
此时,大汉海岸边正洋溢着太平盛世的景象,当地居民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大量农夫奔赴关键位置,着手修建大型港口。
“这是在干什么呢?”
“不清楚,但只要是陛下的旨意,我们就全力配合。”
见工程启动,居民们不问缘由便踊跃参与。
有了民众助力,新港口建设进程突飞猛进。
“叮!徐州港建成!”
“叮!青州港建成!”
“叮!扬州港 ”
短短片刻,刘裕耳边接连传来系统提示音。
那些由他部署的十余个港口,在系统农民单位与本地百姓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拔地而起。
一座座宏伟的港口伫立于海岸线旁,令百姓们无不心潮澎湃。
此时,身在长安城的刘裕己开始着手改造这些港口。
以广州港为蓝本,他快速将新建成的港口打造成了相似的模式。
依托港口的建设,十余座沿海城市也随之崛起。
至于居民安置问题,刘裕完全不需担忧,多数沿海居民将会迁入这些港口城市居住。
随着港口逐一建成,刘裕的目光转向了渔船与运输船——这些能为他提供大量资源的重要建筑。
“系统,立刻启动所有港口,生产总计两万艘渔船和运输船!”
话音未落,系统面板自动扣减资源,取而代之的是各港口同时开工,最终在海面上集结成规模庞大的船队。
万余艘渔船与运输船浩浩荡荡驶向大海,大汉帝国周边海域的资源尽入囊中。
即便身处长安城皇宫中的刘裕,也能通过系统面板看到源源不断的食物资源增长。
“食物+9999!”
“食物+9999!”
“食物+9999!”
一条条提示音在脑海中回荡,令人精神振奋。
相较于新开垦的农田,这些港口带来的稳定食物供给显得更加可靠。
汉朝初建,各地粮食需求激增,刘裕新建的十余个港口成为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