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己麻利地给林仲卿也斟了一杯八八青:“小林啊!来得巧,快尝尝我这茶。”
林仲卿见王海模样吊儿郎当,实在与自己想象中那位帝师的形象相差甚远。
这就像见网友一样,网上十分的美女,线下恐怕五分都不到,见光死。
林仲卿内心落差极大,但出于读书人的涵养,还是恭恭敬敬上前,端起茶杯,“多谢王师。”
其实王海的形象并没有那么差劲,主要是前代帝师诸葛武侯留下的画像太过于仙风道骨了,而且据那些见过诸葛武侯真人的老臣们说,诸葛武侯本人比画像还要伟岸上十倍。
因此大家无形之中就会将王海拿来与诸葛武侯做对比,谁叫皇帝封你为帝师呢。
林仲卿浅尝了一口茶,顿时呆住了。
他此时与太子、五殿下初尝此茶时的感受一样,被八八青首接征服了。
见太子与萧承火一副姨母笑的表情看着自己。
他知道自己不能失礼,极力表现出镇定的神情,刚要出口询问此茶是何神物时。
王海己经拿起桌上的图纸,手指在上面点点画画,声音洪亮地盖过了茶香带来的余韵:
“来来来,说正事说正事!太子,老六,小林。
我看了这江南园林的图纸,精巧是精巧,但格局太小家子气!
咱们要建的是翰林院掌院和未来帝师的府邸,那必须得有点气魄!
所以我觉得还是选这北地豪苑的风格最好,宽敞大气,格局方正,到时再多开几个大窗,光线也通透!
你们看这中轴线,多气派!
到时候我在前院弄个大演武场……呃,不,是大讲坛!
方便和翰林院的同僚们切磋……呃,交流学问!就这么定了!”
太子还在回味那口茶的余韵,又被王海这一连串“大气”、“气派”、“演武场”砸得有点懵。
看着图纸上那雄浑厚重的北地豪苑设计图,再想想王海的做派,一时竟觉得……好像也挺合适?
只是那“大演武场”……
太子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
而旁边的萧承火,则对“演武场”三个字深表赞同,连连点头,心思还沉浸在刚才那杯惊世好茶的震撼之中,只觉得王师说什么都对。
林仲卿则是一头雾水,这茶香还没搞明白……这图纸……这演武场……王师在搞什么名堂?
“现在咱们再来讨论一下,翰林院和帝师府邸要建在哪个地方?”
王海铺开京都地图,对林仲卿道:“小林啊!听说你对京都城中每一处地方都了如指掌,你必是有高见,快说说你的想法。”
林仲卿赶忙收敛心神,盯着京都地图看了一会儿,便开口道:“太子殿下、六殿下、王师,下官以为翰林院以及帝师府邸当建在天龙寺附近为佳,天龙寺那里远离喧嚣,清净典雅,而且高山流水,环境甚佳,于此处修订《天启大典》,正是读书人理想之所。”
太子点头道:“仲卿此言甚佳,《药师经》上云:‘随所乐求,一切皆遂’。翰林院建于天龙寺附近,必能得佛祖庇佑加持,修订《天启大典》也必然能够一切顺遂。”
“王师,您怎么看?”
王海笑道:“天龙寺那里太无聊了,翰林院修订《天启大典》的工作是很繁重的,所以我建议啊,帝师府邸和翰林院就建在秦淮河附近好了,这样大家下班之后,就可以去小酌几杯缓解下压力,蛮好。”
太子与林仲卿闻言皆呆住了。
这反差也太大了吧,从天龙寺首接拐到青楼……
这位王师,这脑回路也太奇葩了点。
萧承火看着太子与林仲卿的表情,心里不由一笑,“二位,等你们和王师混熟了,就见怪不怪了。”
太子回过神,摇了摇头,“王师!翰林院建在青楼附近,有辱斯文啊。”
林仲卿亦道:“太子所言甚是,还请王师三思。”
“太子,林状元,你们可不要小看这青楼。要知道,这青楼可是文人汇聚之地,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都出自青楼。
因此翰林院建在青楼附近,即方便了文人墨客们之间的交流,又促进了文化的影响力,这多好啊。”
太子依然不敢苟同,“王师,青楼说到底还是烟花之所……”
王海慢条斯理地将手中剩下的半块糕点放入口中,又细细品了一口香茗,待那份浓郁的茶香在喉间化开,才抬眼看向太子,目光深邃而平静。
“太子,此言差矣。青楼属于什么性质的场所,这并非由其‘烟花’二字先天注定,其根本,在于官方的引导与塑造。”
他放下茶盏,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如同敲击着某种无形的格局。
“这青楼文化,说白了,其实就是‘娱乐圈文化’。”
王海抛出一个令在场众人都感到新奇又有些困惑的词。
“娱乐圈文化?”太子眉头微蹙。
“正是。”王海点头,语气变得郑重,“太子试想,若这秦淮河畔,乃至天下各处勾栏瓦舍之中,官方放任自流。
任由其推崇那些只知涂脂抹粉、矫揉造作、毫无阳刚之气的‘敷粉郎君’,也就是小鲜肉、娘娘腔之流,整日里只唱些靡靡之音,跳些软媚无骨的舞蹈。久而久之,会如何?”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太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青楼推崇什么,追捧什么,便如风潮一般,迅速席卷民间。
那些追捧这些‘敷粉郎君’的,可不仅仅是深闺女子,更有无数寻常百姓家的少年郎!
他们见这些人物只需扭捏作态、轻歌曼舞便能获得名望财富、美人倾心,便会竞相效仿。
届时,举国上下,男子皆以阴柔为美,以娇弱为态,争相傅粉薰香,举止扭捏,再无半分血性担当。
此等‘阴柔伪娘之风’一旦盛行,太子……”
王海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一个国家的男人,若都失了雄健之气,失了担当之骨,遇事畏缩,只知风花雪月、涂脂抹粉……
那这国家,还能指望谁来保境安民?
谁来开拓进取?
谁来支撑起社稷江山?
此乃动摇国本之祸,绝非危言耸听!
前朝之末,奢靡萎靡之风盛行,士大夫尚清谈而不务实事,市井男子竞相攀比脂粉钗环,此等教训,殷鉴不远啊!”
太子与林仲卿越听越是心惊,二人脸色都显得无比凝重,显然是被王海描绘的景象所震动到了。
萧承火虽然没有他二人那般惊讶,但也低头思索着王海的话。
叮咚!皇室成员惊讶,恭喜宿主【隔空取物】技能增加到34米距离。
太子此前只想到“有辱斯文”,却未曾深想这风气导向竟能关乎国运民风。
王海见太子动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积极而坚定:“为何我要将翰林院,以及帝师府邸,设在这秦淮河畔!
这绝非为了沉溺享乐,恰恰相反,是为了‘改造’这青楼文化,引导这‘娱乐圈’走向正途!”
他站起身来,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气势:“官方引导,便是那定海神针!我们要做的,是扶持那些真正有才华、有风骨、能弘扬正气、激励人心的东西。
譬如,鼓励创作和传唱歌颂忠勇节义、家国情怀的诗词歌赋;扶持编排展现历史风云、英雄壮举的戏剧传奇;褒奖那些技艺超群、德艺双馨的大家,而非徒有其表的‘敷粉郎君’。”
“而且青楼乃是重要的税收来源与文化汇聚之地。
既知其重要,便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一禁了之。
堵不如疏,禁不如导!
翰林院坐落于此,便是这‘导’的核心。
翰林学士们,代表着朝廷的体面与文化的标杆。
他们近水楼台,或亲身参与雅集,或品评引导风尚,便能将朝廷所倡导的‘阳刚正气、家国情怀、文以载道’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注入到这秦淮河的‘娱乐圈’之中。”
“我们设立明确的评选标准,奖励那些弘扬正气的作品和艺人;我们引导舆论,让天下人明白何为真正的‘美’与‘价值’。
久而久之,青楼便不再是单纯的烟花之地,而会成为朝廷引导下,一个汇聚才情、交流思想、传播正能量文化的重要场所!
秦淮河畔,便将是阳刚与才情并重、风雅与气节同辉之地!
如此,方能移风易俗,提振民气,使我大成男儿皆雄健昂扬,国家根基自然稳固。”
叮咚!皇室成员惊讶,恭喜宿主【隔空取物】技能增加到36米距离。
王海内心暗爽,呵呵,还可以再接再厉。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太子:“太子,这秦淮河畔,看似是风月场,实则是文化战场,民心导向的关键之地!
将翰林院置于此,非但不会辱没斯文,反而是主动占领阵地,引导潮流,以文化之力,重塑民风国魂!此乃治本之策,不可不重视啊!”
叮咚!皇室成员惊讶,恭喜宿主【隔空取物】技能增加到38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