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画面再次翻滚,各朝各代的人们收回思绪看向天幕。
【一硝二磺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一硝二磺三木炭”,这是一种古老的火药配制方法,在华夏唐代道士兼医学家的孙思邈《丹经内伏硫黄法》中有记载。】
【火药的发明,起源于华夏古代道士炼丹,是炼丹副产品。】
【道士们,永远想不到自己乱炼丹的副产品,能改变了世界。】
弹幕与评论:
《道士的KPI明明是炼长生丹,结果交稿成了炸药包,这算是好心办坏事吗?》
《孙思邈一边给李世民写千金方养生,一边手抖配出黑火药:药王您搁这儿阴阳共济呢?治不了陛下的高血压,就送敌人上西天?》
《古代道士们原本怀揣着修仙问道、羽化成仙的崇高理想,天天在炼丹房里捣鼓,结果.....》
《道士们追求长生,却炸出新文明》
《从此,道士们又多了一项‘技能’—— 制造‘烟火特效’,只不过这特效有点过于震撼。》
《道士们执着修仙却点歪科技树,网民总结:这波叫“关于我追求永生却造出人类文明重启键这件事。”》
《这牛鼻子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毕竟大家都有了互相送走的能力。》
各时空的皇帝与有势力的人,看见这个一脸惊喜,天幕还教这个?
特别是宋朝之前的人, 宋朝之后的人也想看看自己火药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
【如果你穿越古代,拥有完整的火药技术,你就是最靓的仔。】
【称王称霸不在话下,特别是没火药的年代。】
没火药朝代的人们,都点了点头。
“对!对!对! 那么怎么学习制作火药呢?”
【第一步:木炭最简单,只要把木材放在金属罐里,记住要留一个小孔进空气。】
各时空的人,小鸡点头。
记住了,你倒是快点讲下一步啊。
【随后把金属罐放在火堆里烘烤,火势要旺,2-3炷香时间就行了。】
【然后拿出来里面的木炭,捣成粉碎。】
......
【第二步是硝石法造硝,首先需要将硝从泥土中提炼出来。】
【这一过程虽然古老,但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造硝工具——大铁锅。】
【原料则是厨房里的泥土,因为频繁的烹饪使得硝得以充分沉淀。】
【在铁锅中加入泥土后,经过长时间的熬煮,铁锅边缘会逐渐结出一层白色的硝。硝从泥土中通过熬煮提取,再经过碾碎与磨制,制成细粉以用于火药。】
【接下来,将刚熬制的硝颗粒碾碎,这一步被称为碾硝或冲硝。】
【在古代,这一步骤通常由牛拉动沉重的碾轮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水力驱动,甚至简陋的方法是用舂米的工具将颗粒打碎。】
【硝土也多存在于厕所、牲畜栏等富含有机物的墙角,呈白色疏松状。】
.......
【第三步成分配方与结合。】
【火药反应基于1硫2硝3碳的配方,实际质量配比为硝酸钾占75%、硫占10%、炭占15%。】
【硫就是硫磺石,这个最简单了。】
【好了,现在开始演示成果。】
各时空的古人,只见惊天动地的爆炸, 旁边一个人体模型碎成无数块。
各时空的人被吓到脸色苍白,忍不住往后退,这威力太大了吧?
【这么简单的大杀器,你们会了吗?】
弹幕与评论:
《眼睛学会了,手......》
《网上还有教怎么造火药的?》
《教制火药算什么,网上连教制造原子弹的都有。》
《原子弹原理不难,难的是过程与设备。》
各时空的人,被吓到了。
“什么?他们还有教原子弹的.......”
“原子弹那不是后世震国神器吗? 怎么可能随便教普通人怎么制造原子弹......”
“这太夸张了!太难以置信了!”
........
商朝时空。
商纣王将酒池中的美人一把推开,盯着光幕中炸药爆炸的场景狂笑:
“比干!速带奴隶去开采硝石!有此雷火,周人不过蝼蚁!”
比干手微微发颤:“大王,此等邪术恐遭天谴......”
纣王不耐烦地打断比干的话:
“你太迂腐了,按后世说法,这是科学。”
“对!这是科学,我们向科学致敬。”
周原,姬昌欣喜若狂,对着旁边的姜子牙说道。
“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快点造出火药,要抢在纣王之前。”
......
春秋时空。
商鞅指着光幕对秦孝公疾呼:
“君上!有此神器,何需二十年变法!”
秦孝公赞同道:“立刻启用函谷关死士,控制崤山硝石矿!”
而此时,赵国的廉颇己率领边军,快速兼程赶往云中郡硝石产地。
春秋七国与其他小国, 都在抢时间造出火药。
.......
大汉时空。
汉武帝刘彻盯着光幕中炸药炸的画面,立刻满脸通红。
“定叫匈奴见识下什么是大汉天雷下凡!”
“第一次见到火药的骑兵,肯定不堪一击!”
“朕再也无需为那几万铁骑出征数千里而耗费无尽钱粮破坏民生,导致成为自己最大的罪过,令自身之赫赫功勋尽染污点。”
当听到刘彻 “无需耗费巨财养骑兵” 的话语,桑弘羊这位财政大臣突然抚掌大笑:
“陛下圣明!有此神器,盐铁专卖的钱财可转而修缮都江堰,百姓再不会骂我与民争利了!”
旁边的主父偃,心里冷笑 ,你们想的太简单了。
推恩令尚未彻底推行,炸药或许会成为诸侯王新的倚仗。
......
天幕接着播放:
【这种方法在我国抗战时期被广泛运用。游击区的军民运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制造各种石雷,创造了“地雷战”。】
【北宋末年,岳飞抗金时就出现了地雷的雏形。】
【据史书记载,守卫汴京的驻军曾数次使用类似地雷的“霹雳炮”。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汴京,宋军使用“霹雳炮”击退金兵。】
【不过这些是低效火药,威力远不如合理配置的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