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初步探讨之后,江砚与神经外科医师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要对小男孩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评估,以便最终确定一个最为合适、最为稳妥的治疗方案。于是,小男孩被小心翼翼地安置进了一间特别设置的病房里,这样一来,医生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密切监测他的病情变化和波动情况。
江砚匆匆忙忙地赶回自己的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便立刻召集了心脏外科的团队成员们。他神情严肃,语气凝重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了小男孩的病情:“各位同事们,想必你们都己经了解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病例。由于心脏畸形所导致的供血困难,己经对小男孩的大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全力以赴地解决心脏方面的病症,还要想尽办法尽量减少对大脑功能的损害。”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大家开始热烈讨论各种可能的手术方案以及围手术期的管理细节。有的医生提出可以采用最新的微创技术来修复心脏畸形,以减少手术创伤;有的则建议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大脑的血氧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江砚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下来。他深知,这次手术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小男孩的生命和未来。
与此同时,林知夏在得知小男孩的病情后,也十分关心。她趁着工作间隙来到江砚的办公室,看到江砚正专注地研究着病例,周围堆满了各种资料。
“江砚,小男孩的病情怎么样了?”林知夏轻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江砚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说道:“情况很复杂,心脏畸形和大脑缺氧相互影响,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过大家都在努力,一定会找到最好的办法。”
林知夏走到江砚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你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自己,婚礼也快到了,你要是累垮了可不行。”
江砚感激地看着林知夏,说道:知夏,谢谢你。我知道你也担心患者,但婚礼的事你也别太操心,我会尽量安排好工作,和你一起准备婚礼。”
林知夏嘴角轻扬,宛如春日暖阳般微笑着说道:“嗯,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吧。对了,小男孩的母亲此刻情绪如何呢?是否需要我前去抚慰一番呢?”
江砚略作思索,缓声道:“她此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虑不安,你去宽慰宽慰她倒也无妨,毕竟你在急诊科与患者家属接触频繁,经验更为丰富。”
林知夏颔首示意,旋即转身朝着小男孩的病房行去。踏入病房,她望见小男孩宛如熟睡的天使般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而母亲则如雕塑般坐在床边,眼神空洞无物,仿若失去了灵魂,呆呆地望着窗外。
林知夏轻轻走到母亲身边,轻声说道:“您好,我是林医生。我知道您现在很担心孩子,但您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呀。医生们都在全力以赴,一定会想出办法治好孩子的。”
母亲转过头,眼中满是泪水,说道:“林医生,我真的很害怕,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挺过去。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
林知夏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您别这么想,现在医学很发达,而且我们医院的医生都很专业。江医生他们正在努力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您要相信他们,也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
在林知夏的安慰下,母亲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感激地看着林知夏,说道:“林医生,谢谢您,和您聊了之后,我心里好受多了。”
林知夏又和母亲聊了一些关于小男孩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这才离开病房。
回到办公室,林知夏把小男孩母亲的情绪变化告诉了江砚。江砚欣慰地说:“知夏,多亏有你去安慰她,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对治疗也很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江砚和神经外科医生、心脏外科团队成员们反复商讨治疗方案。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甚至邀请了其他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经过不懈努力,一个相对完善的治疗方案终于初步确定。这个方案先由心脏外科进行手术修复心脏畸形,在手术过程中,神经外科医生会全程监测大脑的情况,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后,还将安排专业的康复团队对小男孩进行大脑功能的康复训练。
江砚拿着治疗方案,再次来到小男孩的病房,向他的母亲详细解释。“这个方案是我们多科室共同讨论制定的,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有信心尽最大努力治好孩子。您看看还有什么疑问吗?”江砚耐心地说道。
母亲认真听完后,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她坚定地说:“江医生,我相信你们,我愿意让孩子接受这个治疗方案。只要能治好我儿子,我什么都愿意配合。”
江砚微笑着点头,说道:“好,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接下来我们会尽快安排手术,您做好准备就行。”
离开病房后,江砚长舒了一口气。虽然前方的挑战依然巨大,但看到家属的信任,他更加坚定了要治好小男孩的决心。而此时,距离他和林知夏的婚礼只有几天时间了,他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一切顺利,能在婚礼之后安心地投入到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给小男孩一个健康的未来。同时,他也期待着与林知夏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开启他们幸福的新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一起面对更多的挑战,共同守护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