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位患者离世后,江砚和林知夏虽竭力调整状态,可心中仍如蒙了一层薄纱,萦绕着淡淡的哀伤。
第二天清晨,晨曦微露,江砚便早早来到了医院。他打算在查房前,再次仔仔细细地研究近期几个心脏手术患者的资料,试图从过往病例中掘取经验,祈愿类似的遗憾不再重演。
他坐在办公桌前,眉头微微蹙起,仿佛凝聚着对医学的执着与思索。全神贯注地翻阅着病历,手中的笔如灵动的舞者,不时在关键处圈圈画画。这时,助手何凡轻轻推开门,走了进来。看着江砚专注投入的样子,何凡不禁心生敬意,轻声说道:“江医生,早啊。昨晚没休息好吧?”江砚缓缓抬起头,眼中透着一丝疲惫,揉了揉眼睛,挤出一丝微笑:“早,还好。再看看这些病历,总觉得在治疗方案和应对突发状况上,还有可以提升完善的地方。”何凡理解地点点头,目光中满是钦佩:“江医生,您别太自责了,每一次经历都是宝贵的成长契机,我们都从中学到了许多。”江砚微微点头,目光又坚定地落回病历上:“嗯,希望以后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我们都能更加从容应对。”
查房时间到了,江砚带着医疗团队精神抖擞地走进病房。他依次走到每位患者床前,亲切询问患者的恢复情况,眼神中满是关切,随后仔细检查伤口,脸上带着温和且专业的神情,仿佛能让患者感受到无尽的安心。在一位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的病床前,江砚轻轻掀起患者的衣服查看伤口,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一件稀世珍宝。一边查看,一边轻声说道:“伤口恢复得不错,这几天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患者笑着回答:“江医生,我感觉挺好的,就是偶尔觉得伤口有点痒。”江砚微笑着解释,声音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暖:“这是正常现象,说明伤口在愈合。但千万别去挠,保持伤口清洁。饮食上也要继续注意,多吃清淡有营养的食物,这样身体才能更快恢复元气。”患者连连点头:“好的,江医生,我记住了。”江砚又叮嘱了护士一些注意事项,那认真细致的模样,仿佛将患者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在心上,这才放心地走向下一位患者。
与此同时,林知夏也在急诊科争分夺秒地忙碌着。她刚有条不紊地处理完一位因食物中毒送来的患者,正准备去查看留观区的病人。这时,一位护士神色匆匆地跑来:“林医生,又送来一位急诊患者,是个小孩,不小心吞了玩具零件,情况有点紧急。”林知夏听闻,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脚步匆匆地快步走向急诊室。
在急诊室里,孩子的父母焦急万分,母亲紧紧抱着孩子,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泣不成声:“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啊!他刚刚还好好的,一转眼就把玩具零件吞下去了。”林知夏一边快步走到孩子身边,一边轻声安抚着家长的情绪:“别着急,我们一定会把孩子治好的。”她迅速对孩子进行检查,眼神中透着专业与冷静。孩子面色有些苍白,小脸因为难受皱成一团,时不时咳嗽几声,看上去十分痛苦。林知夏温柔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别怕,阿姨是医生,会帮你把东西取出来的,你要配合阿姨,好不好?”孩子噙着眼泪,眼神中透着恐惧与无助,但还是虚弱地点点头。
经过初步检查,林知夏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玩具零件卡在了孩子的食道,情况虽紧急,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她迅速联系了耳鼻喉科的医生,准备为孩子进行异物取出手术。在等待耳鼻喉科医生的过程中,林知夏一首守在孩子身边,轻声安慰着他:“小朋友,你很勇敢哦,等把东西取出来,你就又可以开开心心地玩啦。阿姨给你讲个小故事好不好?”说着,她便时不时用幽默有趣的话语逗孩子开心,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孩子的父母看着林知夏专业又贴心的举动,心中的焦虑渐渐平复,对林知夏充满了感激。
耳鼻喉科医生赶到后,林知夏详细且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孩子的情况,两人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异物成功取出。孩子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林知夏的手,声音颤抖地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林知夏微笑着说:“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安全,像这种小零件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类似的危险再次发生。”
忙碌的上午过去,江砚和林知夏在医院食堂碰面。两人端着餐盘,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江砚看上去依旧有些疲惫,像是背负着无形的压力,但比起早上,神情己经舒缓了一些。他看着林知夏,眼中透着关切:“今天上午忙不忙?”林知夏无奈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又充满成就感:“挺忙的,刚处理了个孩子吞异物的急诊。你呢,查房情况怎么样?”江砚微微皱眉,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大部分患者恢复得还不错,但还是有几个患者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容不得丝毫马虎。”林知夏安慰道,眼神中满是鼓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只要我们认真负责,患者会感受到的,也会积极配合治疗的。”江砚点点头,两人一边吃饭,一边分享着上午工作中的点滴,温馨的氛围在他们之间蔓延。
下午,江砚精神地参加了一场心脏外科的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们热烈交流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会上,江砚自信地分享了自己在心脏搭桥手术中的一些独到心得,同时也虚心认真地听取了其他医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和新的技术理念。他时而专注地记录着重点内容,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里;时而积极地参与讨论,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提升医术的坚定执着。
而林知夏则在急诊科组织了一次急救技能培训,她亲自示范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急救操作,动作标准且熟练。耐心地纠正年轻医生和护士们的手法,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不放过:“大家注意,心肺复苏时按压的力度和频率一定要准确,这首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力度太轻,无法起到有效的心肺复苏作用;力度过重,又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频率要保持稳定,就像时钟的摆动一样,有条不紊。”林知夏一边示范,一边详细讲解着要点,年轻的医护人员们围在她身边,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着,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求。
下班后,江砚和林知夏相约一起回家。他们手牵着手,漫步在夕阳下,一天的疲惫在这一刻渐渐消散。江砚转头看着林知夏,眼中闪烁着光芒:“知夏,今天在研讨会上听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理念,感觉很有启发。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些运用到我们的模拟实验中,说不定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林知夏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看来今天的研讨会收获不小啊。”江砚笑着点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是啊,和同行们交流总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学到很多新东西。你今天的培训怎么样?”林知夏开心地说,眼中满是欣慰:“还不错,年轻的同事们都很积极,学习得也很认真。看到他们这样,我觉得很欣慰,仿佛看到了急诊科未来的希望。”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讨论着工作上的事情,同时也憧憬着未来的医疗事业。虽然他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会经历患者离世的悲痛,但他们始终坚信,只要保持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心,就一定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帮助更多的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仿佛在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点赞,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