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族大军压境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却先一步席卷了人族部落。
清晨的营地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与痛苦呻吟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周辰穿梭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间,眉头越皱越紧——患病的族人面色蜡黄,高热不退,有的甚至陷入了昏迷。这场景让他想起现代医学课本上的传染病案例,心底泛起一阵寒意。
“辰,救救他们……”一名老者抓住周辰的手腕,眼中满是绝望。
周辰蹲下身子,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他摸了摸滚烫的额头,翻开眼皮查看眼结膜,又掰开干裂的嘴唇检查舌苔。这些动作在旁人看来莫名其妙,可他心里却在飞速运转——高热、乏力、结膜充血,种种迹象都指向病毒性感染,但在这洪荒世界,根本没有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大家不要慌!”周辰强作镇定,提高音量喊道,“把病人都集中到通风的地方,与其他人隔开!”他运用现代防疫知识,迅速安排人员搭建隔离区,又让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营地周围燃起艾草,利用烟雾驱虫杀菌。
安顿好病人后,周辰带着卫队深入山林。他想起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可如今容不得像古人那般盲目试药。他在出发前,特意用木炭在兽皮上绘制了简陋的植物图鉴,将植物按形态、气味、生长环境分类,还标注了可能的药用方向。
“这种叶片对生、开白花的植物,很可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周辰指着一株植物对队员们说,“但记住,绝对不能首接入口,我们要先在小动物身上做实验。”
他们捕捉了几只野兔和山鸡,将采集的草药熬成汤汁,分别喂食。有的动物食用后安然无恙,有的却出现呕吐腹泻,甚至抽搐死亡。周辰将这些数据详细记录在兽皮上,像在实验室做实验般严谨。
经过三天三夜的筛选,二十余种草药被列入“可用名单”。周辰将其中几种具有退烧、抗炎功效的草药混合,熬制出深褐色的药汤。
“我先试药。”面对族人的担忧,周辰毫不犹豫地端起药碗一饮而尽。片刻后,确认没有不良反应,他才让患者服用。
奇迹在第二天出现了。原本昏迷的患者逐渐苏醒,高热也开始消退。随着更多人服用药汤,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场疫病不仅让人族见识到周辰的智慧,也让他意识到医疗体系的重要性。他在部落中挑选了几名对植物敏感的年轻人,成立了人族历史上第一个“医馆”。
“以后我们采药,要遵循这些原则。”周辰在医馆前的空地上,指着兽皮图鉴讲解,“春采花,夏采叶,秋采果,冬采根。不同时节,草药的药力也不同。”
他还将现代药理学中的对照实验法引入草药研究。让医馆学徒将相同症状的患者分成几组,分别使用不同配方的草药,详细记录治疗效果。通过这种科学方法,人族的草药知识快速积累。
一个月后,医馆的兽皮档案中,己经记载了上百种草药的特性与配方。周辰甚至研发出了外伤用的止血散和消肿膏,这些药物在狩猎和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草药研究并非一帆风顺。一次实验中,一名学徒误将两种相克的草药混合,制成的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这件事让周辰意识到,仅仅依靠经验和观察远远不够。
他开始尝试用现代化学的思路分析草药成分。在河边搭建了简易的蒸馏装置,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分离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虽然设备简陋,但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让人族的草药学逐渐脱离原始阶段。
一天傍晚,医馆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神农氏。这位正在游历天下、尝遍百草的圣人,听闻人族出现了奇特的制药之法,特来一探究竟。
“以物试物,以理推药,此等方法老夫从未见过。”神农拿起周辰制作的草药成分分离样本,眼中满是惊叹。
周辰恭敬行礼:“晚辈不过是将后世所学,结合前辈之道,摸索出的笨办法。”
两人相谈甚欢,神农氏分享了许多珍贵的草药知识,周辰则将现代的植物分类学和药理学理论说与神农听。这场跨越时空的交流,让双方都受益匪浅。
临走时,神农氏留下一株通体泛着金光的仙草:“此草名为‘九转回春芝’,可解百毒、生白骨。但世间仅存三株,你要好生利用。”
捧着这株珍贵的仙草,周辰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他知道,在这危机西伏的洪荒世界,每一份知识、每一株草药,都可能成为人族生存的关键。而他,将继续带领人族,在医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族群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