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摆地摊
流浪摆地摊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流浪摆地摊 > 第53章 解县庙会:关公影里的年途新章

第53章 解县庙会:关公影里的年途新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浪摆地摊
作者:
冰河艺人
本章字数:
3382
更新时间:
2025-06-18

大年初五,晋省解县的风里还缠着年节的余韵,却多了股陈醋混着柏香的味道。张强的三轮车刚拐进县城,就被关公庙会的声浪兜头罩住——鼓楼前的空场挤得水泄不通,卖关公竹编的、画脸谱的、捏面塑关二爷的摊位,像雨后春笋从青石板缝里冒出来。苏棠抱着吉他挤过人群,指尖碰着她新剪的“关公护佑”窗花,笑嚷:“强子,这的年气,是带着金戈铁马的!”

他们把三轮车停在钟楼巷口,车斗里除了冀省冬枣、豫北柿饼,还塞着青崖镇段老汉给的皮影箱。张强刚支起摊位,卖油旋的老板娘就凑过来:“小两口是外地的吧?庙会正缺新鲜玩意儿,你们那皮影,能演《单刀赴会》不?”苏棠眼睛一亮,想起青崖镇陈德安老师傅教的皮影技法,忙不迭点头:“能!俺们还能把剪纸和皮影融一块儿,让关老爷的旗子飘在红纸上!”

正说着,鼓楼敲起祈福钟,铜声撞着年味,往县城每个角落钻。穿红袄的姑娘举着糖画关公跑过,糖丝在风里颤巍巍的;须发皆白的老汉捧着柏枝香,往关圣庙方向走,每步都踩得踏实。张强望着这股子从千年时光里漫出来的热闹,突然懂了段老汉说的“年俗得跟着地脉走”——解县的年,是关公故里的忠义气,是陈醋泡开的烟火味,正等着他们这些异乡人,掺点新花样进去。

晌午的太阳把青石板晒得发烫,庙会却越发热闹。张强和苏棠的摊位被挤在卖关公故里明信片和绛州澄泥砚的中间,刚挂出“皮影剪纸闹关公”的蓝布幡,就围过来一圈人。苏棠抱着吉他弹起新编的《解县关爷谣》,弦声混着钟楼的余响,倒把陈醋香里的年气拨弄得更活泛。

第一个驻足的是穿灰布衫的老艺人,姓周,祖辈都做解县木版年画。他瞅着苏棠剪的关公脸谱,眼角笑出纹路:“妮子这剪纸,该把关爷的青龙偃月刀,用皮影技法支棱起来!”说着从布囊掏出套微型木版,“俺教你拓印刀影,你教俺皮影走线,咱给庙会添道新景!” 苏棠忙不迭应下,拽着张强搬来马扎,三人挤在摊位后,木版“咔嗒”拓出朱红刀影,皮影关二爷在红纸上挥刀,惹得围观的小娃拍手叫:“关老爷活啦!”

这边正热闹,卖关公麻花的李婶端着碗油茶挤进来:“俺们解县的年,就爱看这些老把式新花样!” 她往张强手里塞麻花,眼睛扫到车斗里的冀省冬枣,忽闪着主意:“把冬枣装在皮影戏里的‘锦囊袋’,就叫‘关爷赐福枣’,保准庙会娃娃抢着买!” 张强依言找了红纸糊锦囊,苏棠剪出关公小像贴袋上,冬枣刚摆出来,穿红棉袄的小娃就拽着爹娘掏钱,嚷着“要关老爷给的甜枣”。

关圣庙方向飘来柏枝香时,庙会到了最热闹的当口。敲锣打鼓的队伍抬着关公像巡游,张强和苏棠跟着队伍挪摊位,皮影箱在车斗里晃出轻响。苏棠把吉他往张强怀里一塞,挤到巡游队伍旁,给举旗的后生剪“旗开得胜”窗花,红纸刚递过去,鼓点里就多了吉他弹的《得胜令》,惹得举旗的汉子步子都迈得带劲,围观的老汉笑骂:“这妮子,把关爷的威风,弹成了新调调!”

傍晚的解县笼在酱色的暮光里,关圣庙的檐角挂着祈福灯,像串起的星子。张强和苏棠的摊位前还围着火,老周师傅教苏棠拓的木版年画晾干了,红彤彤的关爷像旁,支棱着皮影刀影;李婶的“关爷赐福枣”卖得只剩空锦囊,枣香却还缠着陈醋味,在风里飘。

收摊时,卖澄泥砚的赵叔抱来方小砚:“俺们解县的年,就缺你们这些会捣鼓的!这砚台送你们,往后走到哪,把解县的热闹记着。” 苏棠抱着砚台,看张强把皮影箱捆好,吉他弦上还沾着庙会的柏香。三轮车碾过青石板,鼓楼的祈福钟又响,这次混着他们的笑声——老周说明年庙会要合演《关公新传》,李婶说要把“赐福枣”改成西季款,连举旗的后生都约好,下次巡游要弹苏棠新编的曲子。

路过关圣庙,张强和苏棠进去上了炷香。香烟缭缭里,苏棠把新剪的“关公护佑”窗花贴在庙角,红纸映着祈福灯,像把青崖镇的雪、解县的醋香、冀省的枣甜,都焐在年俗的炉里,熬成了暖人的汤。

夜渐深,解县的街灯亮成星河,张强骑着三轮车,车斗里的老物件叮当作响,和苏棠哼的《解县年谣》应和。他们知道,这趟庙会的热闹,不是异乡的过客景,而是把他们的手艺、别人的故事,织进了解县的年脉里。就像关爷护佑的,不止是解县的忠义魂,还有这些异乡人,揣着年俗走天涯的热乎劲儿,在关公故里的烟火里,续上了新的年途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