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魂归三国:刘禅横扫六合
秦始皇魂归三国:刘禅横扫六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秦始皇魂归三国:刘禅横扫六合 > 第56章 公孙谋变

第56章 公孙谋变

加入书架
书名:
秦始皇魂归三国:刘禅横扫六合
作者:
炎帝皇
本章字数:
5216
更新时间:
2025-06-26

襄平城的冬雪初霁,公孙渊站在太守府的飞檐下,望着城墙上新刷的朱漆,指甲无意识地抠进腰间玉珏。三日前司马懿派来的信使刚走,袖中还藏着那封用狼毫写在桦树皮上的密信:"汉帝若得辽东,必废诸侯置郡县,公岂愿为阶下囚乎?" 而昨夜司闻曹细作送来的竹简上,嬴政的朱批 "若献城纳玺,许尔世守辽东" 还带着朱砂的温热。

一、双面密使:狼毫与朱砂的博弈

卯时三刻,一名头戴斗笠的商人被亲卫引入后堂。斗笠边缘垂着的皂纱遮住面容,却遮不住腰间玉佩上若隐若现的玄鸟纹 —— 那是汉帝使者的暗记。"太守大人," 商人开口时带着关中口音,袖中滑出用辽东参须包裹的帛书,"我家主人问,布防图可曾备好?"

公孙渊的手指在案几上敲出三长两短的节奏,屏风后立刻转出两名持弩的死士。商人却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半块青铜虎符,与公孙渊案头的另半块严丝合缝:"太守与汉帝的约定,我等铭记于心。"

烛火在防风灯中摇曳,映得布防图上的朱砂标记格外刺眼。公孙渊盯着图中用密语标注的 "地道入口在城隍庙香案下",忽然轻笑:"烦请回禀姜将军,某愿为内应,只待汉军攻破南门,必开城相迎。" 他特意加重 "南门" 二字,眼角余光却扫向屏风后藏着的辽东地形图 —— 真正的地道,通向的是西门的军械库。

二、将计就计:旌旗与篝火的伪装

汉军营地的炊烟升起时,姜维正在帅帐内比对两份布防图。王隐捧来的司闻曹密图显示,公孙渊的地道网如蛛网般遍布襄平,其中一条竟首通白狼山方向。"将军," 王隐指着图中用隐墨标注的毒烟罐标记,"司马懿在地道内布了十二处机关,每处藏毒烟罐二十具。"

姜维的指尖停在 "南门" 标记上,忽然抓起令旗:"传令下去,明日卯时,全军在南门集结,务必让公孙渊的斥候看清每一架冲车。" 他转头望向王隐,后者正将防毒面具分发给死士营,面具上的山越藤纹在火光中泛着青幽,"你带五百死士,申时初刻从城隍庙地道潜入,记住,遇到铜铃阵便撒硫磺粉。"

当夜,襄平西门的城隍庙内,香火味混着潮气扑面而来。王隐的刀尖挑开香案下的青砖,腐土气息中隐隐带着铁锈味 —— 那是毒烟罐特有的气息。死士们蒙着浸过甘草汁的布巾,鱼贯而入地道,靴底的软皮裹着棉絮,将脚步声消弭在潮湿的石壁间。

三、地下绞杀:毒烟与钢刀的奏鸣

地道深处,司马懿的副将牛金正用鲜卑语低声咒骂。他盯着石壁上的铜铃阵,忽然听见前方传来细微的簌簌声 —— 不是预想中的慌乱脚步声,而是硫磺粉撒落的沙沙响。"不好!" 他刚要下令引爆毒烟罐,却见黑暗中亮起无数寒星般的光点,那是死士们的淬毒短刃。

毒烟在地道内炸开的瞬间,王隐的防毒面具发挥了奇效。他借着磷火微光,看见魏军士兵正把毒烟罐推下暗门,连忙甩出绳钩,将正在倾倒的毒烟罐勾回。硫磺与硝石混合的浓烟在狭窄空间内倒灌,魏军顿时乱作一团,有人被自己埋设的毒烟呛得满地打滚。

"跟紧我!" 王隐的刀在黑暗中划出弧线,割开三具毒烟罐的系带。燃烧的毒烟照亮地道,他这才看清墙壁上每隔五步便有暗弩孔,箭头泛着蓝汪汪的毒光。死士们用盾牌护住前方,却听见头顶传来巨石滑动的声响 —— 司马懿竟要将地道崩塌!

西、地表交锋:旌旗与投石的轰鸣

南门之外,姜维的帅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百架冲车排列整齐,车辕上的玄鸟纹被漆成血色,在冬日阳光下格外刺目。公孙渊站在城头,看着汉军如潮水般涌来,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 他早己在南门护城河下埋了三十具震天雷,只等汉军靠近便引爆炸药。

然而,当第一架冲车踏入射程时,北门方向突然传来巨响。姜维的副将邓艾正带着五千骑兵,用司闻曹改良的 "冰锥冲车" 撞击北门。这种冲车前端装有螺旋状钢锥,专门应对辽东冻硬的城墙,只听 "咔嚓" 一声,北门的青砖竟被生生旋出裂痕。

"中计了!" 公孙渊手中的令旗落地,这才想起地道入口在城隍庙 —— 那正是西门方向!他慌忙调派亲卫支援西门,却见城隍庙方向浓烟滚滚,王隐的死士们己从地道杀出,手中高举着染血的公孙氏鹰旗。

五、谋变终局:虎符与诏书的幻灭

公孙渊的亲卫在西街与死士营遭遇时,他正躲在密室里焚烧与司马懿的往来密信。案头摆着两份尚未发出的文书,一份是给汉帝的请降表,一份是给高句丽的求援信,墨迹未干的笔尖在羊皮纸上洇出一团团墨渍,如同他此刻混乱的心境。

"太守大人,汉军己破西门!" 亲卫的呼喊声中带着哭腔。公孙渊抓起案头的辽东王印,正要从密道逃离,却被王隐的刀尖抵住咽喉。死士们扯下他的狐裘,露出里面绣着鹰纹的内衬 —— 那是他与司马懿结盟的信物。

"公孙渊,你可知罪?" 姜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玄色披风扫过门槛,腰间鹿卢剑的玉穗还沾着北门的碎冰。他接过王隐递来的密信,扫过 "共分辽东" 的条款,忽然轻笑,"你以为两边下注,便能稳坐钓鱼台?"

地牢的铁门关闭时,公孙渊盯着姜维手中的虎符,终于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 那半块能调动辽东驻军的虎符,早在三年前就被司闻曹掉了包。而他精心绘制的假布防图,恰恰暴露了真正的地道走向。

六、余波暗涌:玉玺与狼图腾的凝视

当夜,姜维在太守府的暗格里发现了十二枚刻着鲜卑文的铜铃。王隐辨认后脸色微变:"这是乌桓蹋顿部的调兵符,看来公孙渊早与胡骑勾连。" 烛火映着两人疲惫的面容,案头摊开的真布防图上,白狼山深处的标记旁,画着密密麻麻的狼图腾。

"传我将令," 姜维忽然起身,"明日派斥候探查白狼山,重点留意乌桓人的祭坛。" 他望向窗外,襄平城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城隍庙方向仍有火光闪烁,"告诉司闻曹,加派细作混入高句丽使团,我要知道司马懿究竟把玉玺藏在了哪里。"

更深露重,地牢中传来公孙渊的惨嚎 —— 那是司闻曹在审问乌桓密道的走向。姜维站在城头,望着北方连绵的山脉,忽然想起嬴政亲授密旨时的眼神。传国玉玺的下落,早己不是简单的信物争夺,而是天下归心的关键。当寒风掀起他的披风,露出甲胄下 "耕战" 二字的刺青时,他忽然明白,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夺城略地,而在于让辽东的胡汉百姓,都能在玄鸟旗下安心耕作。

远处,白狼山的狼群发出悠长的嚎叫,与城头的更鼓声交织成曲。姜维摸了摸怀中的半块虎符,上面的玄鸟纹早己被他磨得发亮。这场关于玉玺的诱敌之计,不过是辽东棋局的一步落子,而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 在那片被迷雾笼罩的山脉深处,在高句丽的王廷之内,在鲜卑骑兵的铁蹄之下,传国玉玺的光芒,正等待着真正的天命之人将其唤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