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休息的更衣室,气氛如同两个世界。
森林狼那边,空气压抑得好像进入了无人区。
克里斯·芬奇教练的战术板上画满了各种箭头和符号,但他没有急着开口。
他先是走到鲁迪·戈贝尔身边,拍了拍他绷紧的肩膀,“鲁迪,冷静下来。这不是世界末日,只是西次犯规。我们需要你,尤其是在第西节。”
戈贝尔的胸膛剧烈起伏,他灌下大半瓶水,声音沙哑:“教练,那小子……他就是冲着我来的,他算计好了一切。”
“我知道。”芬奇的眼神锐利,转而放缓。
“所以我们下半场改变策略。朱利叶斯,你来主防杨汉森。他拉到高位,你就跟出去,用你的力量和脚步去消耗他。鲁迪,你留在禁区,你的任务只有一个,保护篮筐,把注意力放在文班亚马身上。别再管那个19岁的混蛋了,把他交给队友。”
战术的核心转移了。他们要用团队的防守轮转去割裂杨汉森和队友的联系,同时,将进攻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个人身上。
芬奇转向安东尼·爱德华兹,语气变得决绝:“安东尼,到你接管比赛的时候了。忘掉战术,忘掉挡拆,去做你自己。去得分,用你的方式把该死的比分追回来!”
爱德华兹嚼着口香糖,点了点头,眼神里燃起一团火。
相比之下,马刺的更衣室安静得像个图书馆。
波波维奇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他只是指着战术板上森林狼的半场。
“他们会变阵,芬奇不是傻瓜。戈贝尔会收缩,爱德华兹会开启攻击模式。”
他看向杨汉森,“他们会用兰德尔或者麦克丹尼尔斯来对付你,用更多的身体对抗来惹恼你。别上当。”
然后,他转向全队,“我们继续做我们的事。球动起来,人动起来。当安东尼·爱德华兹变成英雄的时候,就是我们打穿他们防线的最好时机。”
杨汉森和文班亚马对视一眼,后者用拳头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胸口,那句“禁区容不下三座塔”的话,显然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第三节比赛开始。
森林狼果然变阵。朱利叶斯·兰德尔像一头蛮牛,从一开始就贴上了杨汉森。戈贝尔则像影子一样守护在禁区,视线牢牢锁定着文班亚马。
球场的气氛变了。
安东尼·爱德华兹持球,面对德文·瓦塞尔的防守,首接一个变向加速,像一颗出膛的炮弹,根本不走掩护,硬生生从人缝里挤了过去!
他的身体在空中和补防的索汉撞在一起,核心力量却稳得可怕,在失去平衡前将球抛进篮筐。
哨响,球进,2+1!
“AWOOOOOO!”
标靶中心的狼嚎终于回来了!爱德华兹罚球命中,分差缩小到13分。
下一个回合,爱德华兹在三分线外一步接球,迎着防守,首接干拔!
篮球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空心入网!
“这就是‘蚁人’!他接管了比赛!”
巴克利兴奋地喊道,“当他决定开启杀戮模式,没人能阻止他!”
短短两分钟,爱德华兹连得8分。森林狼打出了一波8:2的攻击波,将分差追至10分。
芬奇教练的策略奏效了,球场上的势头正在逆转。
马刺进攻。
兰德尔对杨汉森的防守极具侵略性,小动作不断,用胸口和手臂持续施压。
杨汉森在高位持球,根本没有好的出手机会。
他没有强求,而是像波波维奇说的那样,迅速出球。
球到了福克斯手里。
福克斯利用速度突破,吸引了森林狼的防守收缩。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攻筐时,他却一个急停,手腕一抖,将球分给了底角的德文·瓦塞尔。
瓦塞尔接球,面前空无一人。
“唰!”
三分命中!
分差再次回到13分,浇灭了森林狼刚刚燃起的火焰。
兰德尔皱了皱眉,他发现自己虽然限制了杨汉森的得分,但马刺的进攻反而变得更流畅了。
杨汉森就像一个超级信号塔,他站在那里,本身就吸引了对方最强的防守兵力,从而为队友创造出了巨大的空间。
森林狼的进攻依旧围绕爱德华兹。
他又一次强突,但这一次文班亚马的协防滴水不漏,巨大的身影遮天蔽日,迫使他的上篮偏出。
球权转换,马刺发动反击。
福克斯带球冲过半场,在三分线弧顶将球交给了杨汉森。
兰德尔立刻贴了上来,麦克丹尼尔斯也从侧翼虎视眈眈,准备随时夹击。
不过森林狼的防守阵型,还是因为这次快速的回防而出现了一丝混乱。
杨汉森左手运球,身体向右侧做出一个突破的假动作,成功骗得兰德尔的重心移动。
但他没有突,也没有投,而是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动作,将球从自己的背后,单手向左侧底线甩去!
那是一个视野和想象力都堪称恐怖的传球!
篮球精准地穿越了防守的缝隙,找到了从底线悄然空切的凯尔登·约翰逊!
约翰逊接球时,面前是空无一人的篮筐。
“砰!”
一记势大力沉的双手暴扣,让整个标靶中心再次陷入死寂。
克里斯·芬奇在场边双手抱头,他意识到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当他们用重兵去看守杨汉森这个“核武器”时,波波维奇却把他当成了全队进攻的“导航仪”。
他的得分被限制了,但他的助攻数据开始飞涨。
第三节的后半段,比赛彻底进入了马刺的节奏。
杨汉森不再执着于个人进攻,他每一次接球,都会迫使森林狼的防守阵型发生移动。
而他总能找到那个被移动后产生的最微小的漏洞。
他击地传球给顺下的文班亚马,后者造成戈贝尔的第五次犯规。
他手递手助攻福克斯命中追身三分。
他甚至在被三人包夹的瞬间,一个高抛将球扔向篮筐,文班亚马心领神会,空中接力得手!
第三节结束的蜂鸣器响起。
比分定格在92:72。
马刺队领先20分。
杨汉森的个人数据变成了:24分,9篮板,9次助攻。一个准三双的数据。
TNT的镜头给到了森林狼的替补席。
戈贝尔低着头,用毛巾盖住脸,看不清表情。
安东尼·爱德华兹大口喘着粗气,他单节砍下17分,却发现分差反而被拉得更大了。
那种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击溃。
查尔斯·巴克利在解说席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肯尼,你知道最恐怖的是什么吗?不是杨汉森得了多少分,也不是戈贝尔陷入了犯规麻烦。”
“是什么?”肯尼·史密斯问。
巴克利指着屏幕上正在回放的杨汉森那记背后传球,声音沉重。
“是这个19岁的孩子,在波波维奇的体系里,找到了最让他自己,也让对手感到绝望的打球方式。”
“他根本不在乎数据是不是华丽,他只在乎用什么方法,才能最精准地肢解你的防守,撕碎你的意志。”
“他不是来打球的,他是来上解剖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