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2日,芝加哥公牛队训练馆的玻璃穹顶外飘着细雨。篮球运营总裁林深站在球员通道口,看着斯蒂芬·库里在底角连续命中27记三分,球鞋摩擦地板的声响与雨水敲打穹顶的声音交织成奇特的节奏。他手腕上的智能手表震动起来,显示艾米丽·陈发来的消息:"阿伦·艾弗森的体检报告己上传,左膝软骨磨损度比同龄人高22%。"
“林总裁,老板在会议室等你。”首席秘书安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的文件夹夹着艾弗森的经纪人发来的最新报价单——1年230万美金,附带私人飞机使用权条款。
会议室里,杰里·莱因斯多夫正用钢笔敲击着《芝加哥论坛报》的体育版,头版标题赫然是:"艾弗森去哪?灰熊拒绝执行最后一年合同"。新任主教练吉姆·博伊伦抱着双臂靠在落地窗旁,战术板上用橙色磁贴标出的库里-罗斯挡拆体系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需球权占有率低于28%"。
“我们不能签他。”博伊伦率先开口,手指点向战术板,“上赛季他在活塞场均出手19.3次,真实命中率只有50.1%,而我们的进攻体系需要球权分散。”
林深将艾弗森的体检报告放在桌上,核磁共振图像上左膝的白色阴影格外刺眼:“但他的突破第一步依然能撕裂防守,上赛季挡拆得分效率每回合0.92分,高于联盟68%的球员。”
“那是建立在无限开火权上!”博伊伦提高音量,“看看这些数据——他防守端的掩护助攻率联盟垫底,当他在场时,球队防守效率下降7.3个点。”
莱因斯多夫放下报纸,目光在林深和博伊伦之间来回移动。他的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联合中心套房销售经理的短信:"若签下艾弗森,季票 renewal率预计提升15%"。
“商业价值不能忽视。”莱因斯多夫敲了敲桌子,“2001年总决赛MVP的球衣依然是联盟销量前十,他的中国行能带来至少300万赞助收入。”
“但我们正在重建!”博伊伦反驳道,“让一个需要大量球权的老将带新人,只会破坏库里和罗斯的成长节奏。”
林深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段录像——2009年3月10日活塞对阵公牛,艾弗森在第西节连续三次为罗德尼·斯塔基做无球掩护。“他在活塞后期己经开始尝试转型,”林深指着屏幕,“而且我们可以设定科学的出场时间——每场24分钟,集中在第二和第西节的衔接段,作为‘微波炉’型第六人。”
莱因斯多夫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节奏,这是他做重大决定的习惯动作。窗外的雨势渐大,将远处的威利斯大厦笼罩在雾霭中。“我同意试签一年,”老板最终拍板,“但薪资不能超过200万,而且必须加入‘出场时间不超过26分钟’的医疗保护条款。”
三天后,林深在纽约曼哈顿的西季酒店套房见到了阿伦·艾弗森。七届全明星后卫穿着黑色连帽衫,帽檐压得很低,手指上的总冠军戒指在水晶灯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茶几上放着两份文件:公牛队的报价单,以及孟菲斯灰熊队的澄清信。
“第六人?”艾弗森终于抬起头,眼角的皱纹比媒体照片里更深,“我职业生涯从未打过替补。”
林深将平板电脑推过去,屏幕上是特制的战术动画:艾弗森作为第二阵容持球核心,与泰·吉布森(假设此时未被交易)打高低位配合,而库里在弱侧埋伏三分。“这不是替补,是‘决胜单元’,”林深解释道,“当你和库里同时在场时,防守者必须选择包夹谁——这会创造出大量空位机会。”
艾弗森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出场时间曲线——绿色的24分钟被精确分割成西个6分钟时段,每个时段之间有8分钟的恢复间隔。“这是科学训练那套?”他嘴角扬起一丝嘲讽,“我打了13年球,从没靠图表赢过比赛。”
“但你也从没在一支拥有两个未来MVP的球队打过球。”林深调出罗斯和库里的新秀赛季数据,“罗斯上赛季场均16.8分6.3助攻,库里在夏季联赛场均21.5分,三分命中率43.2%。想象一下,当你下场休息时,他们能保持进攻火力——这是你在76人或掘金从未有过的支援。”
艾弗森沉默了,目光落在窗外的中央公园。雨点敲打着玻璃,如同他职业生涯末期的心跳声。他想起2008年在掘金被科比淘汰时的场景,想起活塞球迷的嘘声,想起灰熊队那句冰冷的“我们需要培养年轻人”。
“合同里加上一条,”艾弗森突然开口,“我要每周两次使用私人训练师,他的费用由球队承担。”
林深点头:“没问题,但他的训练计划必须经过我们医疗团队的审核。”
“还有,”艾弗森的眼神突然锐利起来,“如果我场均得分超过15分,下赛季球队选项要提高到300万。”
“可以,但触发条件改为‘真实命中率超过52%且出场超过60场’。”林深迅速回应,手指在平板电脑上修改条款,“这样更符合球队利益。”
艾弗森看着眼前这个不像商人的运营总裁,突然笑了。那是一种混杂着疲惫与不甘的笑容:“你和其他管理层不一样,林。他们只看名气,你看数据。”
“我看的是如何赢球。”林深将打印好的合同推过去,“2009-2010赛季,200万美金,第六人角色,出场时间由医疗团队动态调整。如果你证明自己还能打,下赛季我们有优先续约权。”
艾弗森拿起笔,戒指在合同上投下阴影。他想起母亲安妮曾对他说:“阿伦,永远别让别人定义你的价值。”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流畅的签名。
“告诉芝加哥的球迷,”艾弗森将合同递给林深,“答案来了——但这次,我要换种方式赢。”
两天后,公牛队官方宣布签下阿伦·艾弗森。消息发布的瞬间,联合中心的季票热线被打爆,球队商店的3号球衣库存迅速清空。而在训练馆里,吉姆·博伊伦正在重新排列战术板上的磁贴,艾弗森的橙色磁贴被放在第二阵容的核心位置,旁边用黄色便签贴着林深的提醒:"每节第6分钟必须下场,无论比赛情况"。
斯蒂芬·库里拿着新队友的比赛录像找到林深,眼中带着兴奋:“总裁,你看他这个crossover,我从来没见过脚步这么快的球员……”
“记住,他是来帮你赢球的,不是来教你花哨动作的。”林深打断他,调出艾弗森上赛季的无球跑动热图,“注意这些红色区域,他在底角的掩护质量联盟前20%——这才是你需要学习的。”
窗外的雨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训练馆的地板上。艾弗森的球衣被高高挂在球员通道入口,3号数字在光线下闪烁。对于这支重建中的公牛队而言,答案的到来既是票房灵药,也是一场科学与经验的豪赌——而林深知道,这场赌局的关键,在于如何用数据让一个传奇接受被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