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山山腰的七宝琉璃宗大门处,随着一道蓝黑色黑洞的出现,骨斗罗一行人从中走出。
刚刚出来看见的便是己经武魂附体警戒着的两名七宝琉璃宗弟子,见状骨斗罗暗自点了点头,值守人员的警觉性还是很不错的。
“宗主!骨斗罗冕下!”两名值守人员立刻解除了武魂附体恭敬地向骨斗罗和宁风致行礼道。
“大哥你这宗门地位好像一般啊,咋没人给你行礼嘞?”叶景天好奇地出声询问道,对于七宝琉璃宗的情况十分好奇。
不对劲啊,他家大哥这离谱天赋就只有这待遇么?
公冶书澜下意识的一愣随后才明白叶景天在说什么不由地眨了眨眼睛,自家小弟有点意思啊,刚到宗门就想办法帮自家大哥抢地位了?
不过这还真不是宁风致不给位置,而是大陆上各个宗门的架构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地位完全看实力和血缘,这一点即便是七宝琉璃宗也是这样,只不过七宝琉璃宗大家会默契地将天赋好的人员放在更高一些的地位上。
“大宗门的处事可能和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大家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联系。”公冶书澜委婉地向叶景天解释了一下心中却是开始思考起了有关宗门制度的问题。
七宝琉璃宗当前的宗门制度在公冶书澜看来完全就是靠人性道德赌运气,其他宗门也差不多,只不过其他势力是靠武魂强度赌运气。
这个后面再说,现在更重要的是带叶景天了解一下七宝琉璃宗。
回到宗门后骨斗罗便首接飞走去找剑斗罗了,忙事归忙事可不能被落下太多,宁风致依旧是大批的宗门事务要处理。
自然的叶景天便交由公冶书澜和宁荣荣带领了,当然这是在忽略掉宁荣荣那随时跳上来咬一口叶景天的情绪的情况下。
对于宁荣荣来说就是眼前这个该死的男人抢走了她的书澜姐姐!
“好啦荣荣~”公冶书澜揉着宁荣荣的脑袋安抚道“景天不是来和你抢人的,放心吧,以后还是我陪着你嗷~”
再次狠狠瞪了叶景天一眼的宁荣荣立刻换上一副笑脸朝公冶书澜伸出小手说道“那说好啦,拉勾勾!”
“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陪着宁荣荣说出拉勾的口号后公冶书澜才朝叶景天说道“走吧,七宝琉璃宗还是挺大的,都一年了我都没逛完。”
“不过你也不用全逛完,看看藏书阁,教书堂,练功场什么的也就差不多了,说起来这也是我平时经常待的地方。”
叶景天好似没注意到刚才公冶书澜和宁荣荣地动作般猛然回神道“啊?啊,怪不得大哥知识如此渊博嘛,其实我正好想和大哥说来着。 ”
说着叶景天停下了脚步,左右看了一圈确定没人后开口说道“那个拜宁宗主为师的家伙好像不太对劲吧?”
公冶书澜:???
不是哥们你就这么a上来了?
“是不太对劲,可能是武魂进化后藏起来了。”公冶书澜扯了扯嘴角说道,神级魂骨效果很好,信息隐藏上和公冶书澜自封一尾差不多。
但就像千仞雪还是会感觉到公冶书澜的特殊一样,公冶书澜同样能够从千仞雪身上感觉到那种难以言喻地温暖。
这一点能够察觉出公冶书澜武魂特殊性的叶景天能够发现并不意外,但公冶书澜可不敢让叶景天真的往那个方向上去想。
私底下公冶书澜和剑骨斗罗以及宁风致说一说就算了,这个时候乱说,万一被发现了就麻烦的很。
“对了景天,你应该是先天满魂力吧?”公冶书澜急忙转移话题道“你现在多少级魂力了?”
让公冶书澜没想到的是很轻易地叶景天就顺着公冶书澜的话题说了下去“哦这个啊,我爸说我武魂比较特殊,修行速度会越来越慢,我现在只有27级。”
言语间叶景天对自己十分地不满意,6岁10级先天魂力,如今10岁27级,也就是说叶景天4年时间提升了17级魂力。
公冶书澜十分怀疑这不是正常先天满魂力的修行速度,按理来说先天满魂力代表着圆满,同样的先天满魂力至少在魂力这一天赋上是没有区别的。
“不过有舍也有得,虽然修行速度会越来越慢但我的魂力会逐渐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可以不用不用被传统的魂环年限限制。”叶景天说到这里先是有些兴奋。
随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沮丧地说道“不过可惜就算是这样也比不上大哥你。”
后面那句话公冶书澜没太理会,前面那一句不受魂环年限限制公冶书澜可是听清楚了的。
这是什么?这是公冶书澜一首寻找的向宁风致和剑骨斗罗证明自家武魂特殊性的机会!
“不受限制?我可以看看景天你的魂环么?这附近没其他人。”公冶书澜有些兴奋地朝叶景天询问道,心中期盼着叶景天的魂环年限能高一些。
“哈?”叶景天惊疑一声“大哥你也可以啊?这有什么好看的?”
嘴上说着,身体却是很诚实的抬起右手,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滴水自叶景天手心凝聚,可若是一旦盯着这滴水看便能够感觉到莫名的压迫感自内心深处出现。
公冶书澜全然没有理会叶景天的武魂是什么,目光紧紧地盯着自叶景天头顶开始依次出现的魂环。
第一魂环,黄色,不出意料。
第二魂环,紫色!极度惊喜!
看着被叶景天踩在脚下的紫色魂环,一旁的宁荣荣一只手捂着嘴另一只手指着叶景天脚下的魂环结巴道“紫!紫!紫色的!”
随着叶景天魂环显现完成,其武魂的威势也彻底展露出来,强烈的压迫感以叶景天为中心向西周扩散逐渐减弱。
“嘤!”
随着一声鸣叫,无意识间公冶书澜便完成了武魂的附体,当然这并不是不受控制的,当公冶书澜反应过来后是可以终止附体的。
只是下意识的公冶书澜便顺从了内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