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后的第二天清晨,赵小天站在县委大楼的走廊里,望着墙上斑驳的 “为人民服务” 标语,深吸一口气,敲响了县委书记江承峰办公室的门。
“请进!” 江承峰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几分威严。赵小天推门而入,看到江承峰正伏案批阅文件,金丝眼镜下的目光透着精明。
“江书记,我来是想向您请示个事儿。” 赵小天开门见山,“我初来云阳,对县里的情况还很陌生。这两天想先到基层走走,多了解了解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这样后续开展工作也能更有方向。”
江承峰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好啊!年轻人就是有干劲!云阳的发展,正需要你这样深入基层的干部。” 他起身拍了拍赵小天的肩膀,“不过基层条件艰苦,你要有心理准备。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赵小天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眼底一闪而过的狡黠,心里明白,在这位书记眼中,自己或许就是来扛 “脏活累活” 的。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赵小天又来到县长许立阳的办公室。许立阳靠在真皮座椅上,翘着二郎腿,听赵小天说完请示后,漫不经心地转着手中的钢笔:“想去就去呗,基层情况确实复杂,多看看没坏处。” 他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要是发现什么问题,及时汇报,县里全力支持。” 话语间的敷衍和幸灾乐祸,让赵小天心中警铃大作。
就这样,赵小天带着简单的行囊,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基层走访。他拒绝了县里安排的豪华公务车,租了一辆普通面包车,带上一名本地司机,一头扎进了云阳县的各个乡镇。
面包车颠簸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扬起漫天黄土。赵小天摇上车窗,望着车外光秃秃的山坡,心中沉甸甸的。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刘家沟乡乡政府。
乡政府的院子里杂草丛生,几间平房显得破旧不堪。赵小天刚下车,就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有些邋遢的中年男人急匆匆跑出来,手里拿着半瓶矿泉水,裤兜里还露出半截文件袋,正是刘家沟乡党委书记陈运。
“哎呀,赵县长!欢迎欢迎!” 陈运一路小跑过来,差点被脚下的石子绊倒,“我这记性,知道您要来,结果讲话稿忘家里了。”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堆满歉意的笑容。
这时,一个身材挺拔、眼神锐利的年轻男人快步走来,伸出手热情地说:“赵县长,我是乡长李小虎,欢迎您来指导工作。” 李小虎穿着整洁的衬衫,袖口微微卷起,透着干练的气息。
赵小天与两人握手后,被迎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一张老旧的木质会议桌占据了大半空间,墙面上贴着几张褪色的发展规划图。陈运手忙脚乱地找着茶杯,却发现暖壶里没水,尴尬地笑了笑:“瞧我这脑子,连水都没准备。”
李小虎无奈地摇摇头,对赵小天说:“赵县长,陈书记就是这个性子,虽然总丢三落西,但对乡里的事可上心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起身烧水。
赵小天笑着摆摆手:“没关系,咱们别客气,我这次来,就是想听听乡里的实际情况。”
李小虎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开始介绍起来:“赵县长,刘家沟乡主要以农业为主,但土地贫瘠,荒山多。这两年,我琢磨出个‘认养一棵树’的模式,就是让城里人来认养咱们这儿的果树,我们负责管理,果子成熟后寄给认养人。这样既能盘活荒山,又能增加村民收入。”
赵小天眼睛一亮,仔细翻看资料:“这个想法很不错!那现在进展如何?”
李小虎叹了口气:“方案是有了,可缺少资金支持。果树种苗、灌溉设备都需要钱,我们乡里财政紧张,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我跑了好几次县里,每次都是石沉大海。”
一旁的陈运也凑过来,愁眉苦脸地说:“是啊,赵县长,小虎这方案我举双手赞成,可上面不批,我们也没办法。上次去县里开会,我还特意把方案带上了,结果……” 他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又忘在桌上了。”
赵小天看着这一老一少,一个迷糊却真诚,一个聪慧有想法,两人虽性格迥异,配合却十分默契。从他们的交谈中,赵小天能感受到他们对刘家沟乡发展的迫切渴望,也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难。
“两位,这个方案确实可行,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就搁置了。” 赵小天认真地说,“我这次来,就是想了解基层的实际困难,回去后一定想办法解决。”
陈运激动地握住赵小天的手:“真的吗?赵县长,您可算是给我们带来希望了!”
李小虎也露出久违的笑容:“赵县长,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有干劲了!其实乡里还有很多能人,也有不少好点子,就是缺个机会。”
随后,赵小天在陈运和李小虎的陪同下,走访了几个村子。在村民家中,他看到不少老人和孩子,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一位老大娘拉着他的手说:“领导啊,要是乡里能发展起来,孩子们就不用出去受苦了。”
赵小天心中一酸,更加坚定了帮助刘家沟乡的决心。回到乡政府时,天色己晚。陈运非要留赵小天吃饭,李小虎笑着说:“赵县长,陈书记虽然工作上爱忘事,但做饭手艺可不错,您一定要尝尝。”
饭桌上,几盘简单的农家菜,却充满了温情。陈运和李小虎你一言我一语,讲着乡里的趣事和困难,赵小天认真地听着,不时记录下来。这一刻,他仿佛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基层干部的不易。
离开刘家沟乡时,赵小天回头望着这个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地方,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这里的百姓做点实事,让 “认养一棵树” 的方案落地生根,让刘家沟乡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