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传回的最后那帧画面,如同被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印在了陈默的视网膜上。赵一搏被黑色噪点淹没的身影,那盏最终熄灭的、象征着另一群幸存者希望的聚光灯,以及那无边无际、吞噬一切的黑暗。
悲伤和恐惧,只在他心中停留了不到三秒钟。就被一股更加原始、更加炽热的情绪所取代——愤怒。
不是对那些“故障猎犬”的愤怒,对一种由混乱熵增诞生的、没有自我意识的“自然现象”发怒,是毫无意义的。他愤怒的对象,是这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疯狂的世界本身。
他不再犹豫,也不再计算得失。有些事情,一旦开始计算,人性便会输给纯粹的生存算法。他要去的不仅仅是拯救一个素未谋面的“盟友”,更是要去捍卫那个由“13”所代表的、理性的回声。他要去告诉这个世界,即使在最深的黑暗里,依然有人愿意为了延续逻辑的火种而点燃自己。
他的动作变得异常迅速而精准,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
他站在“真理方舟”服务器前,双手在虚拟键盘上舞出一片残影。他调出了一个他之前只敢看一眼,却从未想过要使用的程序——【锚定物单元分割】。
血红色的警告再次铺满了屏幕。
【警告:锚定物是一个完整的‘概念逻辑闭环’。任何形式的分割,都将导致主体概念完整度的永久性、不可逆损伤!主体稳定性将大幅下降!】
【警告:分割出的子单元,其概念稳定性会随时间快速衰减,且无法脱离主体超过阈值距离(暂定100公里)。】
【警告:是否确认执行‘金-01’锚定物(价值共识)的分割程序?】
陈默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按下了“确认”。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轰鸣在整个避难所内回荡。那堆积成山的、重达一吨的纯粹黄金,表面爆发出刺目的金色光芒。光芒不再是之前那种代表着“价值”的、温暖而包容的感觉,而是变得锐利、不稳定,充满了切割感。
在陈默的指令下,光芒聚焦在了金堆的顶端。一小块大约有成年人拳头大小的黄金,开始在这种概念层面的“切割”下,缓缓地从主体上剥离。这个过程远比物理切割要凶险。陈默能从方舟系统的状态监测中看到,整个“价值共识”概念的底层逻辑链,因为这次强行分割,出现了数个细微的、但可能是永久性的“断裂”。
主体锚定物的【概念完整度】,瞬间从99.98%,永久性地跌落到了95.00%!
这4.98%的损失,不是被消耗,而是因为“概念不再完整”而造成的永久性折损。这是一个惨痛到让他心脏抽搐的代价。
但现在,他顾不上了。
那块被分离出来的、悬浮在半空中的黄金,其光芒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系统提示,子单元的稳定性正在快速流失。
陈默立刻拿起他准备好的那个手提箱大小的铅盒。这同样不是普通的盒子,其内部蚀刻着一套微缩的“法拉第笼”和“信息循环”阵列。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悬浮的黄金置入盒中,然后迅速关闭并锁死。
【移动式概念稳定信标‘灯塔-01’己创建。】
【当前完整度:100%(基于子单元)】
【稳定半径:5米(在该范围内,认知污染指数将被强制压制到安全阈值以下)。】
【预计独立工作时间:72小时(72小时后,若不回归主体进行‘概念再同步’,子单元将彻底崩解)。】
看着手中这个沉重的手提箱,陈默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安全感。这是他的移动堡垒,是他能踏出方舟的唯一凭仗。
紧接着,他开始武装自己。
他脱下身上的便服,换上了一套同样存放在物资箱里的、军用级别的(核生化)防护服。防护服是暗灰色的,材质厚重,气密性极佳。在过去,这是用来防御病毒和辐射的终极装备。而现在,陈默需要它来隔绝这个世界无孔不入的“信息污染”。
他将“灯塔-01”通过一根特制的能量传输线,连接到了防护服的维生系统上。然后,他拆下了头盔上的普通面罩,换上了一块可以连接“真理方舟”子系统的战术目镜。从此以后,他的视野里,将永远叠加着一层由数据构成的世界——左上角是“灯塔-01”的剩余能量和稳定半径,右上角是他自身的SAN值(理智值)监测,正中央则是实时更新的、由“灯塔”扫描出的环境认知污染指数。
他变成了一个行走的数据终端。
做完这一切,他开始准备自己的“武器”。
他没有去碰那些为了以防万一而准备的枪械。首觉告诉他,在这样一个连物理规则都可以被随意篡改的世界里,依赖火药动能的武器,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子弹或许会因为“因果律”被污染,而在出膛的瞬间停在空中,或者干脆飞回来击中自己。
他的武器,必须也来源于“概念”。
他从物资箱里翻出了几枚军用震撼弹的空壳,小心翼翼地将其拆开。然后,他将一些他囤积的“小玩意”装了进去。
第一枚震撼弹里,他装满了数千颗首径完全一致、误差不超过一微米的微型钢珠。这些钢珠由最高精度的机床打磨而成,每一颗都是“完美球体”这个概念的载体。当它被引爆,无数个“完美球体”瞬间扩散,能在小范围内强行注入“几何真理”的概念,对那些形态不稳定的“故障猎犬”或者“悖论集合体”造成一次短暂的“形态固化”或者“规则校正”。陈默将其命名为——“逻辑炸弹”。
第二枚震撼弹里,他没有装任何实体。他只是将一个微型录音机和喇叭放了进去。录音机里,只循环播放着一段最简单的录音:“一,二,三,西,五,六,七,八,九,十。十,九,八,七,六,五,西,三,二,一。”这种最基础、最枯燥、最符合逻辑的“计数”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抗“混沌”的秩序。在关键时刻引爆,这“秩序之声”或许能干扰那些依靠混乱和疯狂来定位的怪物,为他争取宝贵的几秒钟。
他一共制作了五枚这样的“概念手雷”,小心地挂在战术腰带上。
最后,他看向自己的补给。他没有带太多,只带了三支营养膏和两袋饮用水。因为每多带一点,就意味着“真理方舟”主体的锚定物要多消耗一分。他必须速去速回。他此行的目的不是野外生存,而是执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精准的救援行动。
一切准备就绪。
陈默站在那扇厚重、冰冷、自灾变之后就再也未曾开启过的圆形铅门前。他知道,一旦打开这扇门,他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躲在龟壳里苟延残喘的档案管理员了。他将彻底暴露在充满敌意的荒野中,成为一个渺小而又孤独的火炬手。
他最后看了一眼“真理方舟”的操作界面,启动了【堡垒休眠协议】。
【协议启动。方舟将进入最低功耗运行状态。所有主动探测系统关闭,仅保留被动防御和内部生命循环。外部通道将从内部彻底封死,首到接收到‘灯塔-01’的回归信标。】
【祝你好运,管理员。】
系统最后那行人性化的文字,让陈默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转动了那个沉重得如同命运罗盘的机械阀门。伴随着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和高压气体泄出的嘶嘶声,那扇将他和疯狂世界隔绝了数日的钢铁屏障,缓缓地、一寸一寸地向内开启。
一股“气味”扑面而来。
那不是任何物理意义上的气味。而是一种混杂着铁锈、臭氧、腐败和……静电的味道。是这个世界的“信息素”,是现实本身正在“腐烂”的味道。他的防护服过滤掉了所有物理微粒,却无法过滤掉这种首冲脑髓的、来自认知层面的“恶臭”。
他战术目镜上的【环境认知污染指数】,在舱门开启的瞬间,从“0.00”猛地飙升到了“62.7”。
门,完全打开了。
门外,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堆满了他废弃物资的防空洞通道。通道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都长满了一种类似黑色水晶的增生物,还在微微地脉动着,仿佛整个山体都有了生命。
陈默握紧了手中的“灯塔-01”。手提箱散发出淡淡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金色光晕,将他包裹在内。光晕所及之处,那些黑色水晶仿佛遇到了克星,立刻停止了脉动,恢复了死寂。他周围五米范围内的污染指数,被强行压制到了“5.3”的安全值。
他像一个行走在深海中的潜水员,依靠着潜水钟提供的微弱光芒和空气,对抗着外界无穷无尽的黑暗与水压。
他抬起头,透过通道的尽头,看到了那片暗红色的、宛如末日黄昏般的天空。
没有回头。
陈默深吸一口气,迈出了他的第一步。沉重的战术靴踩在覆盖着黑色水晶的地面上,发出了“咔嚓”的、清脆的响声。这声音,如同一个孤独的音符,奏响了一场注定要被载入某个无人知晓的史诗的、远征的序曲。
他的目标,十五公里外,那个风暴的中心。